相傳日治時期日本民政長官後滕新平曾經評論台灣人的性格曰:愛錢、好名、怕死。假如果真有此評,相信當時的台灣人一定深感受傷,因為台灣人身為被殖民者,政治、社會和文化地位本來就相對低下,此話出自高高在上的後滕,台灣人的感受必然椎心刺骨。

我們如今回顧此語,不但不以為忤,反而不時拿來相互漏氣求進步。為什麼?因為台日的殖民歷史事過境遷,半世紀的殖民恩怨已經因台灣人在現代化的成就建立起來的自信裡一笑泯恩仇。後滕的評語有什麼好生氣?相反的,我們應該引以為鑑,不要它讓一語成讖,不是嗎?

然而,台灣的現代化再有成就,依然不能將台灣文化(註)說成根基深厚的文化,畢竟文化是很漫長的累積,再怎麼說,台灣都是一個年輕的社會,和豐富悠久的大和文化或古中國文化不能相比。但是,這有什麼關係?我們活在當下,爭的是當下的成就,而不是前人的造詣,只要我今日贏過別人,我的出身並不重要。日本當今的現代化和社會發展贏過中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承認大和文化曾受中國濡染,有什麼關係?

前文講到階級問題。須知1949年與蔣介石流離來台的,除了一批發光發熱的知識菁英,如胡適、殷海光、雷震,甚至我的老師傅正,以及一些黨工,大部份是來自中國低下階層的老兵。這些老兵來到台灣,其實是與台灣的低下階層相濡以沬,君不見有些老兵拿出半生積蓄「買」了身心有缺陷的台灣女子做伴,這說明什麼?因為一般台灣人瞧不起他們,不願把女兒嫁給他們,唯一「配得上」他們的,就是一些身心障礙的女孩,回首想起,不免心酸。

台灣所有的美麗與哀愁,起自台灣的民主化,它也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終於讓我們看見台灣意識冉冉升起,以及中國民族主義的陰魂不散,加上中日台的歷史糾葛,點燃了少數族群的危機意識。當一邊高談建國之際,另一邊或猶豫、或觀望、或質疑、或恐懼、或反對、或背叛。在一連串的相互攻擊卻缺乏對話之下,終於引爆國家認同議題的衝突。

無論如何,它都不妨礙台灣成為一個朝氣而有活力的社會,它最偉大的成就,是讓一個貧農之子當總統,而且不是透過革命的手段。假如您的父親是目不識丁的老兵,那有什麼關係?只要您奮鬥打拚,一樣可以成為大人物。放眼那些身價上百億的科技大老闆,幾個是豪門之後?沒記錯的話,林百里還是香港僑生呢,因為在台安身立命,終於創造了廣達集團的傳奇。我為此感覺驕傲,這個社會不但讓窮人的小孩夢想成真,它也給了異鄉人機會。

在中國,我不確定那些士大夫階級或他們的後代能否接受老兵的小孩當總統。可以預見的是,在台灣,也許再過三、四十年,我們的總統將是越南新娘的小孩,只要他(她)敢拚,有什麼不可以?一個社會所以偉大,是給人奮鬥的誘因,只要你努力,人們一定給你掌聲,不會用階級歧視刁難你。

中國人常把「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掛在嘴邊,諷刺的是,這事從不曾在中國歷史上發生。台灣社會所以不平凡,它不但讓窮人的小孩當總統,總統的家人一旦做錯事,法律照樣制裁他。如果您自認台灣人,面對這些不平凡,您怎能無動於衷? 文化根基淺薄,有什麼關係?更努力就好。


註:個人對台灣文化的定義是:原民文化 + 客家與河洛漢文化 + 荷蘭殖民影響 + 日本殖民影響 + 外省文化 + 近代西方外來影響 = 台灣文化。有人不同意也沒關係,文化論述本來就是瞎子摸象,各言爾志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