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y_01.jpg

第一次看法語片《我父親的榮耀》(La gloire de mon père 1990),是1990s旅居馬來西亞期間,可惜那時部落格尚未興起,沒來得及將心得感想透過網路書寫紀錄下來。再次想起這部片子,只因我的法國親友團之中,有一位熱衷打獵的退休外科醫生,今夏訪法期間,他的女兒告訴我,時逢法國封獵期間,他正帶著心愛的獵狗遠赴智利打獵。

原來在法國,打獵是有錢有閒的休閒活動,不是尋常中產階級消費得起,我慶幸我只喜歡進入森林健走兼賞菇,萬一我也迷上打獵,家長非破產不可。沒錯,在法國,由於兼顧打獵的傳統活動與生態保育的必要性,打獵是高度管制的活動,獵人必須申請執照不說,更須支付高額會費參加專業俱樂部,獵場並且限定在特定的森林區,碰到野生動物的交配及繁殖期間,獵場關閉禁止打獵。難怪這位親友必須遠赴智利去參加當地的獵季。

法國有限度開放打獵顯然並沒有妨礙它的保育成果,為了開放打獵,法國必須花費更多心思去保護野生動物的繁殖,否則動物絕跡,獵人哪來的獵物?不過說真的,今夏的法國之旅,我在南部鄉下的田野數度看到小鹿斑比,牠們成群在路旁列隊向疾馳而過的汽車行注目禮。我日前到北部皮卡地地區的森林踏青,也兩次看到小鹿斑比從我眼前飛躍而過,那種驚喜真是難以言喻。親眼看過了小鹿斑比的可愛模樣,我對打獵竟然莫名奇妙地反感起來,不知道獵人看到那些美麗的長尾雉雞和可愛的糜鹿,怎麼扣得下扳機?

我說得有點遠了,總之,打獵在這個國家有悠久的歷史,它可以是鄉下獵人謀生的工具,也可以是一個男人用來展現榮耀的手段。本片是根據法國知名作家馬爾歇.帕紐爾(Marcel Pagnol)的同名小說改編,這本小說同時也是他的四本童年回憶系列作品裡的第一本。

glory_02.jpg  

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末,彼時馬爾歇的父親約瑟夫是個鄉間小學的教師,彼時馬爾歇還在學齡前,他的母親每逢有事上街,總是將馬歇爾託放在先生約瑟夫的課堂裡,只要讓他乖乖不亂跑就好。誰知道放呀放的,有一天約瑟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句子,馬歇爾竟然讀出來了,約瑟夫在一陣錯愕之餘,隱約發現妻子長期將他的課堂當成託兒所的結果,兒子似乎已經認識字了。於是約瑟夫又在黑板上寫出另外一個句子,馬爾歇竟然完全答對,約瑟夫才恍然大悟,原來早慧兒子在他課堂上也和其他學童一樣學習著,只是大人不知道罷了。

原來這種現象是無分台外的,相信所有鄉間教師的子女看到這一幕,必然熱淚盈眶,想起自己或其他親人雷同的童年。回想當年我母親在家鄉小學帶低年級,忙於職場的姐姐也屢將母親的課堂當成託兒所,母親一邊教學,小艾伯特和小麗莎就坐在老師的桌椅上當督學,糊里糊塗地跟著課堂上的小朋友學習的結果,他們也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識字了,並且還能用注音符號寫信給遠方的父母。

約瑟夫是個熱情迎接嶄新科技時代的知識份子,由於篤信理性,他是堅定的無神論者,然而與他往來密切的妹夫居爾卻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兩人的宗教觀屢屢發生衝突,但約瑟夫總能用一種輕盈的幽默感來調侃他的妹夫。

由於暑假期間,教師有漫長的假期,某年夏天,約瑟夫與居爾在鄉下合租了一個渡假屋,渡假期間,居爾提議與約瑟夫一起去打獵,誰知道獵槍一拿出來,約瑟夫的老舊槍枝當場被比下來。在正式打獵之前,居爾也必須訓練約瑟夫打獵的技巧,在這個獵前訓練期間,居爾佔盡優勢,約瑟夫卻像個無知的學童,平日的銳氣被消磨殆盡不說,在打獵這個項目上,他在居爾面前完全抬不起頭來。

故事的高潮就發生在約瑟夫與居爾正式上山打獵的過程,約瑟夫表現驚人,完全扳回了稍早在居爾面前的劣勢,片名由此而來。這段期間,馬爾歇也結識了鄉下男孩李利,李利顯然因為貧窮且所住偏遠而失學,但他的山林知識令馬歇爾神迷,在李利的指引下,馬歇爾對這片山林產生了嚮往……………..。這種都市男孩因緣際會結識鄉下男孩,並在這短暫的邂逅期間結為知交的情誼,其實也是台外皆然,很多男孩的童年都有這樣的經歷。

這是一部以個人的童年經驗,來展現草根法國集體記憶的作品,故事是個人的,卻同時也是週遭人群的共同記憶,風格平實,卻生動而有趣。強烈推薦給影友。

《我父親的榮耀》另有續集《我母親的城堡》(Le chateau de ma mère),可惜至今無緣觀賞。 (本文版權所有,未經授權勿轉載)

4.5_stars.jpg   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