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鄉下的大家族,叔叔伯伯都住在左鄰右舍。有一天去嬸嬸家,她剛好在吃飯,桌上有一盤我不認識的蔬菜。我問嬸嬸那是什麼,嬸嬸說是鵝仔菜,餵鵝用的。我又問嬸嬸,既然是餵鵝用的,為什麼會拿來吃?「好吃啊。」嬸嬸答。我沒追問下去,心中卻從此有了疑問,既然是好吃的菜,為什麼要拿來餵鵝呢?這問題我一直想到今天,還是沒答案。我推想,也許山萵苣味苦,嚇跑不少人,所以人們寧願拿來餵鵝吧。(置頂為新增影片)

顧名思義,山萵苣(Wild Lettuce)又名鵝仔菜,據說是拿來餵鵝,但我沒見過鄉親拿來餵鵝,只見嬸嬸吃過。我長大後也試過,可能去苦的方式不得法,苦得難以入口,一直沒再嘗試。直到近些年常往野外跑,時不時見到,於是又興起嘗試之心,找到去苦的方法,滋味果然就不同了。

山萵苣是滿高大的植物,可以長到成人腰部高,一般只採幼嫩部位,但因它植株大,光是採嫩心就有份量,採幾株就夠炒一盤。它的葉型變化多端,有鋸葉型,有平葉型,不過在野外多見幾次,葉型的變化就逃不過你的慧眼了。

山萵苣滿苦,非要川燙去苦不可。《台灣新野菜主義》作者吳雪月女士說,料理山萵苣時,越少掀鍋蓋越能去苦味,這想必是阿美族的古老智慧或經驗法則;我的方法是川燙兩次,水滾後丟進山萵苣,燙約2~3分鐘,蓋不蓋鍋都無妨,之後撈起丟進冷水沖洗。以相同方法再重複川燙及冷水沖冷一次,就能去掉不少苦味。但別以為川燙後就不苦了,它還是有苦味,不過是我能接受的程度,而且說真話,我還真喜歡那種甘甘的微苦。

由於山萵苣越嫩苦味越少,上面的影片我只川燙一次,歷時三分鐘,所得的成果令人滿意。不過還得視個人對苦味的接受程度,不耐苦者,就再燙一次。

經過川燙去苦之後,要如何料理,就端看個人創意了。我通常拿來炒薑絲或小魚干,滋味都可口。不過有時我採的部位太深,葉子稍老,吃起來有點像牧草。所以,還下要挑嫩的部位,以免吃到野草了。

 

 

 

 01.jpg  
(山萵苣植株可以長到成人腰部高)

 

 

 

02.jpg  

 

(別懷疑,這也是山萵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