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周下台中陪伴母親,時逢連續雨後,公園綠地菇意盈然。隨意到住家附近的社區公園走走,竟然就遇見了紫色禿馬勃的噴發,大大小小的仙女環散落在不同角落,步道附近的則是慘遭踐踏,只有離步道較遠的角落才見一些完整的個體。

它是長在平地和低海拔的真菌,雖然遠流圖鑑說它只見於春和夏,不過根據我的攝影紀錄,我曾於2010年十一月初見過它。之後我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沒紀錄過的新菇,紫色禿馬勃就失寵了,好長一段時間沒去關注過它。它雖是可食菇,卻只有幼菌時期可以食用,其幼菌時期呈白色,菇體紮實,之後顏色逐漸變深,內部也逐漸粉化,直到變成紫黑色而散孢。

02  

此菇的口感像豆腐,可惜帶有一股墨水味,吃過幾次覺得滋味普普,隨後也就純拍照純欣賞,讓它留在原地散孢,以便長成更多仙女環讓人們欣賞,可能好些。只因它的個頭大,像一顆顆山東大饅頭似的,頗有看頭,只希望路人莫破壞踐踏,讓更多市民有緣得見。

如果要採食它,又不是很有保握,一定要切開來看。很多野菇,特別是毒菇家族──鵝膏菌,它們在幼菌時期都呈白色蛋狀,很容易被當成紫色禿馬勃的幼菌,但切開來就見真章了。

04  

這次(2011年)用來試做料理的紫色禿馬勃個頭較小,只比高爾夫球大一些些而已。這沒辦法,野生菇沒法預定,更沒法指定大小,能不能遇到純粹碰運氣。由於它的口感像豆腐,我就以紅燒豆腐的料理法將它做成紅燒馬勃,做法很簡單,先將馬勃洗淨切片,起油鍋,放進馬勃,加少許醬油和糖,以中小火蓋鍋悶煮,待入味之後再加入蔥段,即可起鍋。

個人也覺得它的滋味馬馬虎虎,嘗鮮可以,談不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味。

     

06    
(洗淨後,顏色都會比較深)

 

07    
(切開來是這樣,真的就像豆腐)

 

08    
(像不像紅燒豆腐?)

 

 

09  
(直接炒青蒜也是簡單的做法,而且頗對味)

 

 

10  
(喜歡青蒜的,就多放一些青蒜,少放一些菇菇)

 

「鐵板禿馬勃」料理法點:這裡

 

新增了影片「草坪上的蘑菇圈與紫色禿馬勃」,加減看: 

 

arrow
arrow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