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  

台片這些年蹦出驚人創作能量,取材也越來越多元廣泛,生態議題更隨著國人的關注而走進台灣人的電影世界。《候鳥來的季節》以關渡濕地的候鳥高蹺鴴做為台北與雲林的城鄉連結,藉此訴說一個候鳥工作者從鄉村到城市的成長歷程,帶給觀眾非常新奇的觀影經驗,也帶領觀眾一窺濕地之美,創作題材的構想令人歡喜。

尤其故事的主人翁之一家民是個愛鳥成痴、因投入工作而難免冷落妻子的生態工作者,這樣的角色在身邊其實比比皆是,真要對號入座,候選人多到對不完。總之,台灣新電影取材真實生活的視角拉近了觀眾與電影的距離,電影成了現實生活的倒影,觀眾每每能在故事裡找到投射的對象,這樣的創作思維不獲得觀眾的擁護也難。

《候鳥來的季節》有著強烈的寫實企圖,因而散發濃濃的社會關懷,也處處出現城鄉對比。哥哥出身窮鄉貧戶,卻靠著資優上進,拿到碩士文憑,又娶得佳人歸,成了都市新貴,雖然一時擦槍走火,有了外遇,卻順了觀眾的心願,為了挽救家庭迅速回頭,和妻子歡喜和好;但弟弟家雄的部份就沒那麼幸運了。

觀眾看著家雄的生命一步步走向毀滅,也看著他愛上越南妻子雲鳳而願意為她戒酒,觀眾多麼希望奇蹟發生,多麼希望家雄的病情能夠好轉,多麼希望雲鳳能夠體會家雄對她的好,而慢慢忘掉舊情人。但導演沒有讓奇蹟發生,卻也用這個沈重的真實換到觀眾的眼淚。不可否認,家雄破碎愛情的後座力無疑比較強大。

兄弟的命運其實是城鄉差距的隱喻,哥哥光鮮亮麗,集三千寵愛在一身;弟弟身處弱勢,雖然做牛做馬,連愛情都得不到,更遑論父母的肯定,終於悲劇收場。

導演在電影中刻意傳達孩子不必一定親生的理念,更以極多的筆墨來描繪兄弟濃烈糾葛的親情,在價值的陳述上非常堅持,因而顯得鑿痕太深,像是含櫻突然發現自己是養女,家雄突然會修手錶,家民最後又找到弟弟珍藏的那顆棒球等等,是小小的敗筆。

綜觀本片的整體成績,算是佳作一片,兼顧娛樂與寫實,只由飾演弟弟家雄的莊凱勛入圍金馬最佳男配角一項,有點被低估。不過也許強片真的太多,評審變得更挑剔,若果如此,那是觀眾之福。 (本圖文版權所有,未授權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