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勇氣      

我原以為電影《心靈勇氣》(Promised Land, 2012)是一部金錢與土地的對話,觀後才知,它只是揭發了一樁天然氣公司為了取得土地租約而向農民耍詐的戲劇性故事而已。故事的走向雖不符預期,卻也談不上失望,在這個看似環保人士從中作梗的租地計劃下,護土的農民與天然氣公司針對這個資源開發計劃各自提出見解,雙方的見解點出當前關於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衝突所在,是世人共同關切的普世議題,也留下了讓觀眾深思的課題。

在這個環境與開發的利益衝突裡,編導團隊顯然採取了立場:農民是手無寸鐵的,它連不接受租約的權利都沒有,因為資本家利用它龐大的經濟及行政資源,設下了一個醜化環保人士的圈套,意圖讓農民對環保團體反感,進而可以投票支持天然氣開發案。

相較於歐洲,美國是個資本主義國家,一點也不像歐洲那些社會主義國家那樣處處保護弱勢。因此在好萊塢商業片裡面,一處理起人民與大財團的利益衝突,反商及仇富心態幾乎是公式,大財團一定是大壞蛋。這也難怪,在資本主義當道的國家,市井小民與大財團實力不對等,一遇衝突,市民小民幾乎就是待宰的羔羊。吊詭的是,這些好萊塢製片商或發行商本身就是大財團,這就好像王公貴族帶頭鼓動農民起義一樣,十分有趣。

總之,這部電影呈現出全球農民的困境,亦即,當農民的農產品失去競爭力時,農民空有土地,卻已換不到錢,眼看農業小鎮的生機正在萎縮,卻找不到土地重生的辦法;這時天然氣公司在農業小鎮的地下發現豐富的天然氣,於是開出優厚的條件向農民租地,以便開發天然氣。

天然氣公司開出的豐厚條件固然可以紓解農民經濟上的拮据,擁有大片土地的農民甚至可能因為出租土地而致富;問題在於,以現有的技術,天然氣的開發過程可能造成土地的污染(至少有這個風險),這個污染甚至可能造成居民和牲口永久性的傷害。等農民有朝一日收回地時,可能土地已經受到重創而不宜耕重,甚至不適人居了。這時,農民該怎麼辦?

當然,面對金錢的誘惑,有人心動,有人不為所動,農民之間當然也分裂了。這是一個兩難,其實贊成出租土地與反對者,雙方都沒有錯,因為土地一旦出租,就馬上有收入,只不過土地可能面臨受創的風險;反對者更沒有錯,他們苦守土地,只為了堅持照顧土地的責任與義務,但生活怎麼辦?

土地遭到污染的風險絕不是危言聳聽,1950s發生在日本的鎘污染事件,以及1982年到2006年陸續發生在桃園、雲林、彰化及台中縣的鎘米事件,都造成受害居民永遠的傷害;前者是河川遭到鎘污染,導致沿岸居民的健康受創;後者是種稻的土地遭到鎘污染,種出來的稻米含鎘,吃到鎘米據稱將對腎臟造成傷害,嚴重者還會骨骼變形。

在電影的結尾處,銜命前來向農民租賃土地的超級業務員史提夫最後決定揭發公司的技倆,也許並不是他被土地說服而改變立場;我相信他自始致終都主張開發,這是何以他背棄祖父的農場,前往都市就讀大學,並且選擇非農業科系的原因所在。他對農業的前途已經不抱希望,他想為土地及開發這兩股勢力共創雙贏,而他最後選擇背叛公司立場的理由,只因他發現公司在這筆交易案裡的作法十分不誠實,是欺騙,也是背信,這踩到他良心的底線,他也在這個精心策劃的陰謀裡和農民一起當了傻瓜。

經濟開發的利益十分誘人,卻也常常附帶沈重的代價;另一方面,土地如果不開發,則毫無價值,人們面臨這個痛苦的兩難抉擇,如何因應?這不僅僅是農民的小我問題,其實也是許多國家的大我困境,台灣何嘗不是如此?

本片沒有給人答案,卻刺激觀眾思考的空間,如果你是農民,你何去何從?如果政府一味主張開發,你贊不贊成?如果你不贊成,那麼你的替代方案是什麼?如果沒有替代方案,是否應該積極尋找其它的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