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鄉下的野孩子都和我一樣,小時候都曾三五成群和鄰家孩子去野外找零嘴,而那些經驗豐富的孩子王總會指導我們,哪些野果可以吃,而野莓就是其中之一。小時候我們管野莓叫「刺菠」,是懸鉤子屬的植物,但由於年代久遠,早就記不得是哪一種。這些年流連野外,又與各式野莓不期而遇,一查才知道台灣的懸鉤子屬多達約四十種,全部可食,差別只在好不好吃。那麼刺菠是哪一種呢?(上圖是變葉懸鉤子的好吃漿果)

我試圖回想,卻完全沒線索。我這時推想,能吃的野果都是嘴饞野孩子採集的目標,而變葉懸鉤子既然是低海拔常見的好吃野莓,必然也是我們當年搜獵的目標,因此,「刺菠」也許是那些好吃懸鉤子的總稱。如果「刺菠」指的是某種特定懸鉤子,低海拔的好吃野莓那麼多,我們不可能只拘泥於某一特定懸鉤子,而放過其它好吃懸鉤子吧。因此,變葉懸鉤子必然也是我們所稱的「刺菠」之一。

英文的raspberry指的就是那些可食懸鉤子的統稱,但不知道為什麼raspberry會翻譯成「覆盆子」?也許這樣翻比較洋化吧,懸鉤子聽起來完全不像可以吃的東西,那何不翻譯成刺菠呢?那聽起來多童真?又多麼有野趣啊?

可惜懸鉤子混身長刺,採集起來麻煩費事,漿果又小,被認為沒什麼經濟效益,常被農人砍除,這些年在野外的私有地已經不常見。想起去年與台北市山岳協會赴獵狸尖健行,並在黃櫸皮寮山區的產道邊坡上驚見掛滿豔紅漿果的寒莓(遊記點這裡),可惜當時已因拍照而嚴重落後,因此只採了兩顆塞進嘴裡解饞,就急忙跑著快步追上隊伍,以防脫隊迷路。如今想起那些成熟豔紅的寒莓漿果,卻無暇停腳採摘,真是捶心肝啊。

有海外旅行經驗的朋友必然知道,在歐美,raspberry是冰品和甜點的材料,以raspberry做成的冰淇淋和蛋糕餅派,是甜點菜單上的常客,有些品種甚至人工栽培,以便能夠大量生產。獨獨在台灣,懸鉤子被當成雜草剷除。但是沒關係,仗著我童年的記憶,偶而也能在野外驚見滿樹鮮紅的懸鉤子,這時那些成熟的漿果就變成我野外踏青的獎賞。

變葉懸鉤子生於中、低海拔,花期是1~2月,春天的此刻正是它的漿果成熟期。野外踏青不妨擦亮眼睛,也許就能與它野地邂逅,來個野莓初體驗。

02  
(02. 台灣野外結實累累的變葉懸鉤子植株)

03  
(03. 近看變葉懸鉤子的漿果)

04  
(04. 野外驚見滿樹成熟野莓,背包裡所有的容器都拿出來應急,好有成就感啊)

05  
(05. 巴黎糕餅店內,各式由不同野莓做成的甜點,知道刺菠在歐美國家的身價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