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食  

Foraging 這個字意指動物野外覓食的行為,這是一種本能。人類身為靈長類動物,當然也有野外覓食的本能,不久之前的農業社會,我們住在鄉下的長輩們還經常從野外找尋食物的來源哩,例如採野菜,或是雨後採集木耳和雞肉絲菇。東部的原住民更在雨後採集一種陸生藻類,人們管它叫雨來菇(詳見這篇介紹)。(上圖為山芹菜、木耳、毛木耳與寬鱗多孔菌,是我今春野外散步的收穫)

人類文明由農業社會進化到工業社會,野外覓食不僅僅是一種本能,也進化成一種嗜好與休閒,發展到更極端,也可能變成一種信仰──相信凡是野生的,都比較滋補營養。

由於大部份現代人並不生活在鄉間,也未必專精野外可食物種,野外覓食因而成了一種昂貴的嗜好和休閒。畢竟要滿足這種嗜好,有三種工具是必須的,一是交通(以抵達郊外),二是知識,三是時間,而知識的取得也需耗費時間。

為了滿足人們野外覓食的樂趣,歐美有一種收費的採集課程(Foraging course),通常是一日活動,由一位或兩位專家帶領,視活動場域的不同,有的是山上採集,有的是海邊覓食。帶隊的老師有人專精可食植物,有人專精野菇,海邊活動的專家則是專攻水生的可物藻類或貝類。

報了名,早上集合至主辦者的野外講習處所之後,首先會有一段基本知識的講解,接著就由老師帶領學員到野外從事採集,由老師當場講解。採集行程結束後會回到講習所,集合了採集成果之後,或是做一個總結說明,或是由學員合力料理共食,但有時食物是由主辦單位所提供。活動內容大致如此,不同主辦者或許有不同的行程。

有興趣者可谷歌 Foraging course 這個關鍵字,就會找到許多英美國家的採集課程,並附有實際活動的圖文紀錄,光看圖片就趣味十足,不過收費不貲喔。

10405489_760331377365011_3519437542106741735_n  
今年春天的桂竹筍季,陳大聲邀集山友赴山中享用桂竹筍大餐,成了陳大聲竹筍宴的首發團。圖片取自登山社團〈新好朋友〉,由山友Frank Lee所拍,

會想到這個題材,是因為我今天參加了山友陳大聲的山中採筍樂,活動型態與這些英美採集一日行不謀而合,差別只在於先前所提的採集是收費行程,陳大聲的竹筍宴是免費接待諸親友。

山友們報名之後,八點在汐止火車站集合,並前往陳大聲位於姜子寮絕壁的寮舍,之後就由他帶領我們入山採集那些呈現荒廢狀態的綠竹筍,大聲嫂則在附近採集了野生的山過貓入菜,並在寮舍的廚房煮炊了起來。竹筍採集完畢,我們一起在這座古樸的農舍享用了一頓澎湃又豪華的野宴,其中樂趣,除非是身歷其境,否則難以形容。

欲知詳情嗎?請期待下文〈都市聳採筍樂──姜子寮絕壁的奇幻之旅〉。Coming soon. Don’t go away.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野菇 可食菇 野菜 野味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