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赤柄牛肝菌(Boletus erythropus)是美味指數兩付刀叉的可食野菇,產於北部歐洲和北美。話說稍早試吃未果(詳見前文牛肝菌的誘惑),這趟踏青卻又發現不少,於是家長決定一試。這種菇菇叫赤柄牛肝菌非常誤導,紅柄的牛肝菌種類繁多,它們的菌孔多半是黃色,赤柄牛肝菌的特徵在於它的菌孔是紅色,而且它的菌帽顏色深,可謂整株紅色,極易辨認。

家長對不熟悉的野菇通常態度保守,他樂於嘗試赤柄牛肝菌,在於牛肝菌族群的風險很小,只要明辨赤柄牛肝菌和撒旦牛肝菌(boletus satanas),就幾乎是零風險。

    23  
(兩朵赤柄牛肝菌)

 16   
(這朵赤柄漂亮)

18  
(這朵赤柄老化了)

19   
(菌孔已經脫落而露出黃色的菌肉)

我問家長,怎麼會知道這種牛肝菌,他說是看圖鑑的。蝦密啊?那表示他沒比我厲害囉。稍早雖然試吃未果,我事後可是做足功課,上網查詢了幾個美國專業網站的文字說明,又谷歌了無數此菇的圖片,比對再比對,我敢說,我對赤柄牛肝菌的認識一定超越家長。「我家鄉沒有赤柄牛肝菌啊,所以我父親從沒採過。」他說。

沒想到我稍早下的功夫,這一趟全派上用場。這個地區的樹林有種類繁多的各式牛肝菌,大部份可食,就沒看到半朵撒旦牛肝菌。既有赤柄牛肝菌,我們就不理會那些美味指數可能只有一付刀叉的牛肝菌了。

我們採了一大袋赤柄回巴黎,吃完了三付刀叉等級的波爾多牛肝菌,家長決定緊接著吃赤柄。不過在料理過程當中,由於赤柄的黑青反應,一整盤髒兮兮,料理起來手黑黑,水洗又會出墨汁,只聽見家長唸唸有詞說:「看起來真的不怎麼好吃。」我說,既然千里迢迢帶回來,就加減試試看嘛,吃過才知道味道啊。

 20    
(這一盤赤柄是我們的戰利品)


21    
(黑漆漆實在不怎麼勾動味蕾)

下鍋烹煮時,由於整鍋呈黑色,家長又縐眉頭說:「我只吃一點就好,都給妳吃好了。」上桌時,他刮了幾朵到我盤子,示意我試試滋味就好。我說,多刮一點吧,這樣拍照才好看啊。於是他刮了半鍋到我盤裡。

我拿著自己的盤子到廚房的亮處拍照時,只聽見他一聲驚呼說:「阿喇辣,真好吃,一點都不輸波爾多蕈,而且吃起來根本就像是波爾多蕈。」說著,他趕緊把鍋裡剩的全刮進他的盤子。

 22      
(我們家很奢侈,新鮮牛肝菌都是整盤整盤吃到飽,哈)

歐買嘎,這盤黑色的菇菇真好吃,肉質的緊實滑嫩完全就是波爾多蕈的口感,而且我認為赤柄的味道更勝波爾多蕈。波爾多蕈的味道十分清淡,赤柄似乎多了一份馥郁。我愉悅地享受著赤柄的滋味,同時也看見家長臉上的驚喜之情,他顯然也為這份意外的美味而興奮著。

我們邊吃邊討論赤柄和波爾多蕈到底差在哪裡,為何後者是頂級的三付刀叉,赤柄卻只有兩付?我們共同的結論是:差在赤柄的黑青反應,那確實不太令人愉悅,而影響了它的評分。

從八月六日試吃到今天,三天過去了,除了美味可口以外,我和家長都安然無恙,顯然這是一次謹慎又安全的試吃活動,心得是:宇宙無敵超級好吃!網友們下次看到赤柄牛肝菌,不要猶豫,摘幾朵回家試吃再說。(待續)

 (本部落格圖文版權所有,未經授權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