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_01.jpg        

現正上映的英語片《猩球崛起》(the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絕對是一部精彩的作品,可惜它在演了三分之二場的好戲之後,從黑猩猩凱撒領導眾猩猩群起反抗人類起,故事就不再具有說服力,整部電影終於失去力道,殊為可惜,理由容後說明。不過總的來說,它依然算是一部頗能紓解壓力的娛樂片。

姑且不論故事中的生技理論是否具有說服力,故事本來就是假設有一天人類發明了可以改善腦力的藥物,卻不慎用到黑猩猩的身上,造成黑猩猩基因突變而擁有和人類同等智商的情況下,所虛構出來的情節。而電影的意識型態,是藉著黑猩猩起義,來批判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的狂妄姿態,用以提倡動物權,並宣揚眾生平等的理念。

這部電影的漏洞在於忽略了後天的「學習」與「養成」,以人類為例,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不僅依賴人類特有的生物特徵及大腦結構之異於其它生物,但後天的學習與養成卻是人類智能的重要關鍵,僅僅有著人類的生理結構,卻缺乏「學習」及「養成」的環節,這樣的人類並不能稱為人類。

以狼孩為例,他們固然具有人類的生理結構,卻自嬰兒時期就被母狼收養,因此這些發現於叢林的狼孩有的已經十幾歲,卻只會發出狼嚎,而不會說話;他們也只會學著狼的爬行姿態,而無法站立,更遑論走路。狼孩的故事說明了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生理結構和後天的學習缺一不可。

因此故事中的黑猩猩,只有凱撒的情況具有說服力,他因人類的藥物與基因實驗,導致智力快速進化,他又自小被人類收養,而收養他的家庭從來沒將他當成畜牲或寵物,而是將他當成家人對待,因此凱撒的學習及養成模式,是人類的。再搭配以他快速進化的智力,他終於成了一隻半人半猿的聰明猩猩,也就是說,在生理結構上,他是猩猩;但在精神和心理上,他是人類。

行文到這裡,我突然在想,如果我是編劇,與其讓他組織其他猩猩與人類對抗,我會選擇凸顯凱撒的認同矛盾來做文章。由於凱撒半人半猿的特質,他有時會分不清他到底是人還是猿,當他向人類認同時,他對人類的同理心會多一些,就會對人類較友善,而藉此觀照出人類的許多問題所在;當他向猩猩認同時,他對人類的仇恨就會多一些,對人類就會充滿攻擊性。這樣的認同矛盾,應說是比較有戲,也比較有人性深度的。

至於其他的猩猩,雖然凱撒回家偷了藥物,而讓他們的智力一夕精進,但他們畢竟沒有經過學習及養成的過程,再高的智力,終究還是猩猩,就像人類在叢林裡面發現的狼孩一樣。因此後面出現的、與軍警進行戰鬥的情節就顯得非常沒有說服力,簡直扯到極點。雖然黑猩猩也有打鬥的本能,但當他們結合在凱撒的領導下,成了一隻有組織的部隊時,這中間的組織及訓練都是必要的,但是電影中的黑猩猩僅僅因為智力大增,逕行跳過了學習和訓練的環結,就能打組織戰,太不合邏輯了。這是何以我認為電影最後的人猿大戰是本片的敗筆。

撇開這個敗筆,整體而言,本片的特效極佳,猩猩看起來隻隻真實,凱撒的塑型也頗為霸氣。我甚至有點好奇猩猩的特效是如何做成的?凱撒這頭猩猩是人類飾演的嗎?或者只是特效?待我搜尋答案去也。(本文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娛樂價值:★★★★☆
人文深度:★★★☆
劇本        :★★★☆
對白        :★★★☆
演員        :★★★★
整體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