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  

電影版《深夜食堂》(Midnight Dinner, 2014)是關於茫茫人海裡的微小溫暖,是冷漠大都會裡的人情溫度。故事起自於,有一家位於東京小巷弄、凌晨才開張的小食堂,菜單道地但簡單,卻讓那些深夜裡的寂寥人兒有個地方可以享用熱食,久而久之,食堂成了熟客們相互取暖之地,畢竟大都會一張張冷漠的面容之下,其實都掩蓋著顆一顆充滿故事的心靈,他們需要一些傾訴的對象與宣洩的舞台,深夜食堂正是這麼一個地方。

相較於稍早在台登場的日本美食電影《小森食光》上下兩集,兩部作品的敘事結構剛好相反。《小森》裡的故事只是背景,電影的設計是透過這些背景模糊的故事,帶出一道道關於故鄉和母親的料理,故事是配角,料理才是主軸;《深夜》的策略則是以食物為串場,帶出一則則食客們的滄桑和遭遇,在這部作品裡,料理只是楔子,人的故事才是重心。但兩部都深得我心,因為都言之有物。

就個人自由的觀點而言,人類文明從農業社會進化到工業文明,最大的分野是社群關係從宗親氏族轉變成純粹陌生人的組合。從前在鄉下,一有急難困苦,左鄰右舍宗親氏族總能多少出點力幫助你,但相對的,你的言行舉止卻需受到親戚五十的指指點點或約束,人情的壓力很大;然而在都市裡,由於大家都是陌生人,沒有人認識你,終於,人類獲得了空前的自由。有著大學文憑的你,可以放下身段在陌生城市擺地攤,而不擔心親戚背後議論你說,哎呀,那個誰誰誰的兒子堂堂大學畢業,竟然潦倒到夜市擺地攤!然而,自由是得到了,人情卻不再有溫度。

本片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社區警察小暮對美知留所說的:「東京是個鄉下人聚集的地方。」全世界的大都會何嘗不是?台北何嘗不是?大都會的共同之處,就是具有相對較多的工作機會,那些負笈遠讀的學子(很多來自鄉下)畢業後因為在都會找到工作,而在大都會裡落地生根,成了中產階級,或晉身白領;更有為數不少的鄉下人,因為在故鄉苦無出路,而蜂湧到都市找機會,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潮,絕大多數是異鄉人。

因為都是前來尋找機會的陌生人,沒人在乎你的歡喜哀愁,只有這家深夜開張的食堂裡,原本互相陌生的食客,因為肩並肩地享用熱食,生命產生了短暫的交會,食堂裡的人情開始有了溫度。你可以在這裡傾訴你的故事,而不必擔心遭到這些陌生人的背叛,因為沒人認識你。這些食客們也許平時看到你倒臥路旁,也不會伸手拉你一把。可是在這個食堂裡,因著一只共同的燈光和食物的連結,大家會聆聽你的故事,也偶而會打破陌生人的冰冷,開口評論幾句。這裡成了一個很特殊的社群,有屬於這裡的社群關係。

食堂主人必然是個清心寡欲之人,沒想飛黃騰達賺大錢,只想守著這家小小的食堂過安定日子,所以沒什麼貪念。因此從鄉下前來找工作卻到處碰壁的美知留,吃了霸王餐又回來懺悔,想要換工抵債時,店家給了她公平的機會。如果此事發生在現實,極可能美知留會遭到店家無情的剝削,因為人總是充滿了貪念和怨懟,吃了霸王餐的人非得讓她加倍奉還不可。不惟如此,店家又讓出二樓給她落腳,對他來說,二樓原本就是空著,不如讓她暫住,又有人替他顧店,利人利己。然在現實生活裡,卻很可能演變成單身的店家大叔對她圖謀不軌。

因此,食堂主人才是全劇的靈魂人物,沒有他的清心寡欲,一切都會變質。因為他無欲無貪,助人反而是快樂之本。

《深夜食堂》電視版據聞已經進入第三季,頗有欲罷不能之勢。我猜想,這樣的戲劇會受到歡迎,是人人都想知道左鄰右舍發生了什麼事,人人都喜歡聽故事。這個食堂就是個故事製造機,只要來到這裡,就充滿故事。戲劇裡的故事未必都是真人實事,卻都取材於現實,因此獲得觀眾的共鳴。

例如那位前往福島擔任志工的OLOffice Lady)因為與上司發生了不倫,在極端厭惡自已又想逃離東京之際,她選擇前往福島擔任志工,做為一種逃避。她看似充滿理想性,原本值得歌詠,其實背後藏著不堪。事實上,這是很多國際救難組織的寫照,有些前往蠻荒或戰亂地區的志工其實是生活不順遂的人,他們把志願工作當成暫時的逃避,也讓自己在這些悲慘的人群之中顯得有用,以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但這又有何不可?在人生的低潮時期暫時逃離,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也許自己的不快也能在幫助別人的過程當中得到療癒,同時又找到重生的力量。

劇中唯一不懂的地方,是那位經常送餐給警察的食堂女的角色。不知她是眼盲,還是有些許精神障礙,或者是個受虐的食堂員工?她的角色十分模糊,到底象徵什麼?我完全一頭霧水。這是唯一的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