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香港影人李恩霖籌拍家傭桃姐的故事,一方面除了紀念桃姐畢生貢獻李家的情份之外,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心靈有一番交待,能陪桃姐走過風燭殘年對李恩霖個人的意義應該不下於對桃姐本身。人生最怕能做而未做,白白蹉跎他人或自己的有生之年,而變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這部電影沒講什麼大道理,也沒唱什麼高調,更沒什麼催淚感人的劇情,它用著很平實的口吻,訴說一個很平凡的長工畢生奉獻一個香港富裕家庭的故事。就因為一切顯得那麼平靜又平實,看完電影,桃姐的身影反而揮之不去,餘韻久久。這部電影對所謂的「人情義理」,做了最完美、最完整的詮釋。
話又說回來,桃姐何其幸運,能夠在李家這樣一個富裕、同時又兼具高度素養的家庭服務,以致李家的後人能夠感念她的付出,而不只是將她當成下人對待。對李家而言,一個從十五歲就投身李家,照顧主人一家四代長達六十年的傭人,當她一旦卸下傭人的職務,她基本上已經不是李家的傭人,而是形同親人。
常看好萊塢電影的影友一定會發現,美國電影孜孜不倦地凸顯「family value」,不惜處處說教,令人懷疑是否美國社會出現了重大家庭危機,父不父,子不子?世界上最珍視家庭價值的民族,無疑是華人,但我們少見華語電影在歌詠家庭的價值,因為家庭價值根本就存在華人社會的陽光裡,舉手投足都是家庭的影子,無需凸顯。
電影《桃姐》明顯是一則「家庭價值」的番外篇,在這部電影裡,家人的定義並不侷限於狹義的血緣成員之間,畢生服務李家的桃姐,也成了廣義的家庭成員。但這部電影並不用來歌詠什麼家庭價值,當桃姐年老了,自小受她照顧的李家後人Roger很自然地認為照顧桃姐是責無旁貸的事情。
這部電影當然也透過桃姐進住老人院的過程,來透視香港的老人問題。原來老人也很勢利,理論上,老人院裡的老人同為天涯淪落人,卻也會相互打量對方的身份。桃姐初進老人院,被人一眼看穿是傭人出身,桃姐的惱怒不言可喻。然而當少爺自稱她的乾兒子,又時時來探望時,桃姐在老人之間的身份立刻就不同了。
也有年邁的母親被兒女送進老人院,兒女鮮少來探望,撒手離開人間時,女兒前來收拾母親遺物,才淚眼汪汪不捨母親的離去。其實死亡的悲傷只是開端,更大的悲傷是兒女有一天想起父母生前的恩澤,想起自己沒能多陪陪父母,讓父母在老人院孤獨死去,那種無法追回的遺憾才是錐心之痛。
看完這部電影,不但為桃姐的「善終」感到高興,也為李家感到高興。相信在桃姐的安養問題上,李家是安心而且無憾的。
飾演桃姐的葉德嫻演的真好,舉手投足模擬低下階層婦人的身態十分擬真,贏得威尼斯影展與金馬獎的影后頭銜,絕非僥倖;飾演Roger的劉德華也經得起考驗,在金馬獎稱帝並非意外。平實的手法,凸顯一個看似平實卻不平凡的故事,加上稱職的演員,使得這部不慍不火的電影後勁強大,回味無窮。給許鞍華導演按一個讚! (本文版權所有,未授權勿轉載)
娛樂價值:★★★☆
人文深度:★★★★★
劇本 :★★★★
對白 :★★★☆
演員 :★★★★☆
整體 :★★★★
全世界都尊重智慧財產權,只有中國和大馬的網路老鼠還不知恥,除了盜文還是盜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