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Crotoy 位於法國最北端的皮卡第地區,與諾曼第毗鄰。這裡的建築同於諾曼第,都是採用紅磚,這和法國其他地區的石頭建築十分不同。皮卡第和諾曼第地區的紅磚建築倒是和英格蘭的建築風格頗像,家長解釋說,英格蘭的紅磚建築是當年諾曼人殖民英格蘭時期帶過去的。
我對諾曼人殖民英格蘭的歷史毫無所悉,我唯一的知識是看俠盗羅賓漢電影得來。羅賓漢是台灣的廖添丁,都是異族統治時期富有反抗精神的義賊。這裡因為地緣關係,觀光客多來自英國、比利時及德國。
走訪法國和愛爾蘭的許多城鎮,我最大的心得是,歐洲人不喜歡單調的顏色,也不喜歡和別人一樣,他們喜歡將自己的房子漆成和鄰居不同的顏色,以示區分。因為大家都這樣做,整個城鎮看起來就五顏六色,色彩豐富極了,十分漂亮。
法國城鎮的建築有其歷史和風格,台灣的房子很難比美。但愛爾蘭過去因為長期貧窮,留下來的漂亮老房子不多。我所經過的愛爾蘭西南端,也就是從 Cork 一直到 Waterville 地區的房子都是近三、四十年建成,論房子的歷史,並不比台灣鄉鎮的房子古老或有特色,但因為每間房子的顏色都不一樣,整個城鎮的顏色看起來就鮮豔漂亮。
前年我赴墾丁一遊,可能是墾丁的民宿業發達,海灣面海那一排房子也漆成像熱帶魚般的花花綠綠,和這個熱帶海洋小鎮的特質吻合極了,我突然覺得原來台灣的城鎮也能這麼漂亮。
我們周一抵達 Le Crotoy,周二就碰上了農人自產自銷的 Farmers’ Market,我很喜歡逛這種市場。在法國,Farmers’ Market 或是讓遊客自採的觀光果園及菜園,都創造一種雙贏的局面,很受消費者的歡迎。也就是說,Farmers’ Market 的生產者都來自附近,節省了農產品的運銷費用,他們又能賣到零售價,消費者買到的價錢並不會比一般市場或超市貴,是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有些地區的農人受夠了大型超市的剝削,就乾脆直接開放給附近地區的消費者自採,或者定期提供個別客戶。對農人而言,他們節省了採收和運銷費用,又能賣到足以和超市競爭的價錢,農人和消費者都很開心。
(Le Crotoy 一景)
(一幢漂亮的民宅)
(海邊的房子,不知道是富豪所有,或是出租用的旅館)
(這是一排紅磚房,每一棟都漆成不同的顏色)
(海邊的風很大,樹都倒向一邊)
(沙灘上有一排小亭,出租給怕曬的觀光客休憩)
(從親家的客廳看出去的景觀。這是一條河流的出海口,小方說,退潮的時候,整個河床都是小蝦,用網子撈就有)
(親家母的手藝)
(Le Crotoy 的農人市場)
(法國的農人市集其實什麼都賣)
(法國的馬鈴薯品種很多,各有不同的名字)
(蕃茄的品種也不遑相讓)
(夏天是桃子的季節,品種很多,多汁又甜蜜,是夏天絕對不能錯過的水果)
(左邊的蔬菜就是俄羅斯的「紅白菜湯」裡的紅菜,白菜指的是高麗菜和馬鈴薯;右邊是法國的小花瓜,通常醃漬成酸黃瓜)
以上,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