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殺戮成了生存唯一的法則時,戰鬥是榮耀還是悲愴?以人類的觀點來看,這既是悲劇,也是榮譽,因為這正是沙場戰士的寫照;但站在獅子的立場來看,這是自然界的物競天擇,沒有選擇。獅子間的戰鬥是零和,勝者全得,敗者不是戰死就是夾尾逃生,緊接著地盤淪陷,母獅被接收,小獅全數被殺死。而當初敗者崛起時,他也正是以者勝利者的姿態接收了前敗者的地盤和母獅,並全數殺死對手的小獅,只不過如今他年老力衰,或者遇上了比他更強大的公獅,使得主客易位、歷史重演。
本人是不專業賞菇者,並無真菌的專業鑑識能力,文中的真菌學名純屬亂猜,切勿做為食用依據。
本部落格內容版權所有,未獲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由於分類的關係,我的手作料理分散於「野菇特寫」、「野菜好滋味」與「廚房手作」等三個單元裡。
當殺戮成了生存唯一的法則時,戰鬥是榮耀還是悲愴?以人類的觀點來看,這既是悲劇,也是榮譽,因為這正是沙場戰士的寫照;但站在獅子的立場來看,這是自然界的物競天擇,沒有選擇。獅子間的戰鬥是零和,勝者全得,敗者不是戰死就是夾尾逃生,緊接著地盤淪陷,母獅被接收,小獅全數被殺死。而當初敗者崛起時,他也正是以者勝利者的姿態接收了前敗者的地盤和母獅,並全數殺死對手的小獅,只不過如今他年老力衰,或者遇上了比他更強大的公獅,使得主客易位、歷史重演。
看本片《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 2014)的中文片名,加上片頭10分鐘的劇情,我以為這是一部類似2010年出品的山難電影《127小時》,是一個人生遭遇重大關卡的白目女子跑到深山去找死、最後卻憑著勇氣脫困的故事。畢竟片頭確實很白目,女主人翁是登山新手,揹了一個自己根本揹不動的背包不說,器材都是新買的,用不上手,野炊用的瓦斯爐罐點不著,帳蓬也差點搭不起來,又是一個人獨行,連個相互照應的伙伴都沒有,以為登山像郊遊,這不是找死是什麼?不過隨著劇情的推演,原來我想錯了(或說是被片名誤導了)。
失智症是現代長者不可迴避之重,這種疾病自古有之,只不過在知識不發達的昔時,我們以為是長者變了性情。由於不知道這是一種腦部病變,人們謔稱失智長者為「老番癲」,因為他們行為失常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現在,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過去對這種疾病的誤解,現在都有了答案。
看完美國大文豪J. D. 沙林傑的電影紀錄片(Salinger, 2013),才知道原來約翰.藍儂和雷根總統刺殺案的幕後指使人是沙林傑啊?這真是太令人震驚了。沙林傑是誰?一般人可能沒聽過,但如果說他是《麥田捕手》的作者,大家就如雷貫耳了。
電影《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 2013)描述影業鉅子華特.迪士尼耗費二十年的時間,終於讓〈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的原作者P. L.崔佛斯女士授權迪士尼公司改編成電影的過程。由於崔佛斯性情古怪又極為難搞,儘管迪士尼先生放下身段又不斷妥協,合約依然在最後一刻告吹,然因迪士尼成功破解崔佛斯在這本暢銷著作裡的創作密碼,成功解除她的心防,終於讓她點頭授權迪尼士影業進行改編。
改編自漫畫的電影《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2011)講的是一個瘦小、體能條件不佳,以致對女性毫無魅力的男人,因種種緣故被選為生化實驗對象,一夕成為超人猛男,不但憑一己之力拯救美國於野心魔人的摧毀陰謀,又成了無數女性夢中情人的故事。不用說,和先前所有的超能電影,像是「蝙蝠俠」和「超人」系列一樣,它賣的是男性的陽剛與肌肉,以滿足那些沈迷漫畫的宅男的肌肉想像。由於男人對肌肉的渴望,猶如女人對豐乳的嚮往,這類題材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真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最近出刊的第894期《今周刊》有一篇由彭博社專欄記者執筆的文章,題為〈華爾街的狼子狼孫 不曾消失〉,文中提及最近一樁原本不太可能會引起注意的金融小案,主角為麻州一家證券商的營業員叫克利斯多福.維爾,他從一名客戶的戶頭挪走了三十二萬美金。試想,就算這三十二萬美元全部是不法挪用,和那些動輒引發金融風暴的華爾街弊案比起來,這算什麼呢?好死不死,因為電影《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2013)刻正在美國盛大放映,這個案子立刻上了新聞頭條。
這是在統聯巴士上面看到的一部英語電影。最近經常南下,因而有不少機會看到巴士上的影片,但多數是沒什麼營養的動作片或娛樂片,我多數時間不是在思考人類的和平與未來,就是在晝寢。但平平是芭樂片,《黃沙劍影》,另譯《黃沙武士》(The Warrior's Way, 2010)卻沒讓我睡著,理由是片中的東方面孔韓星張東健太吸睛,擺明了是要搶花痴派觀眾的錢包。
這次法國名導盧貝松笑場了,明明是充滿肅殺之氣的黑幫電影,他卻一邊導一邊笑,弄得觀眾也一直想笑,雖然這一家人也夠心狠手辣,那些黑幫殺手就更恐怖了。沒錯,盧貝松這次玩的是風格,要讓觀眾既繃緊神經又忍梭不住想笑。
曾經愛過的人想必都會同意,愛情的熱度只會走下坡,不會走上坡,真實描繪愛情面貌的電影也如此。過了相遇那一刻的天旋地轉,接下去的相知相愛都只是狗尾續貂,目的只是勉力維持當初那份驚心動魄,或者履行當初曾經給予的承諾而已。任憑我們如何努力掙扎,過了砰然心動的那一刻,面對日常生活的庸俗面目,愛情的張力只會日趨鬆馳。在漫長的親密關係裡,最美妙的莫過於「墜入愛河」那一瞬間,過了那一刻,那份心弦緊繃的張力再也不會回來了。
觀賞1995年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我就感覺這個異鄉邂逅的青春物語必然有所本,就算不是導演(兼編劇)本人的親身經歷,必然也是由他的某個類似經驗變型而來,否則不可能這麼真實。看完2004年的《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我更加確定。因為九年後以作家身份出現巴黎的男主角傑西面對讀者(或記者)追問作品的真實性時,他引述美國作家湯瑪斯.沃爾夫做為答覆說:「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經歷的總和,當其坐下來創作時,不可避免地會取用其人生經驗。」這句話一針見血點出創作的本質,也貼切地詮釋了本片導演和《愛在XXXX時》這一系列作品的關係。
喜歡《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的觀眾,必然都和劇中男女主角的智識傾向非常對頻,這種人的共同代號叫「文藝青年」。畢竟本片只有兩位演員及一干路人,從頭到尾只有天馬行空的隨機對白,沒有戲劇化的遭遇與轉折,只不過是一對年輕異國男女在火車上萍水相逢,而在男方的慫恿下,女孩中途跟著男孩下車,並在維也納街頭做了一日冶遊,而天亮之後,他們必須各奔東西。
英語電影《里斯本夜車》(Night train to Lisbaon, 2012)開場三分鐘,我就喜歡這部作品了。而隨著劇情的推展,更讓人難以抽離,直到電影結束,我還捨不得離開座位。如果非要說出理由,只能說,電影(或者原著小說)說故事的方法很原創,而且原創得一點也不折磨人,加上導演的功力與素養,我欣賞到了一個深燧而動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歷史的追尋歷程裡,台灣的影子若隱若現。
我原以為電影《心靈勇氣》(Promised Land, 2012)是一部金錢與土地的對話,觀後才知,它只是揭發了一樁天然氣公司為了取得土地租約而向農民耍詐的戲劇性故事而已。故事的走向雖不符預期,卻也談不上失望,在這個看似環保人士從中作梗的租地計劃下,護土的農民與天然氣公司針對這個資源開發計劃各自提出見解,雙方的見解點出當前關於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衝突所在,是世人共同關切的普世議題,也留下了讓觀眾深思的課題。
凡太接近真實的電影都不會好看,道理很簡單,人生的真相一旦近距離直擊,簡直不忍卒睹。所以好看的電影一定要和真實的人生保持一定距離,等而下之的手法是加糖加蜜甚至加酒精,更惡毒的商業手法則是加鴉片,端看你進電影院買的是什麼。不同的是,本片除了意圖真實描述「精神異常」者的人生,更意圖給這些人生充滿缺陷的不幸人士或家庭一點溫暖的鼓舞。(電影海報取自開眼電影網)
觀賞《驚爆危城》(Broken City, 2012)的時候,我一直想到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文林苑都更案,和其他狗屁倒灶的土地開發案。倒不是說我在假設大財團和政客的莫須有,而是全世界大都會裡舉凡要動用到政治力的都更案或土地開發案,都有太多的雷同,即使附上「本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聲明,也很難讓觀眾單純將它當成一個虛構的故事來看。所謂無風不浪,空穴不會來風,沒有太多如此這般的情事,編劇很難虛構到這麼寫實。
首先,我對「真人實事改編」這一類作品的見解是:可能只有故事的梗概和情節的大綱是真實的,大綱以外的細節和詮釋多半是屬於改編者的。意即,改編者只是藉由這則所謂的「真人實事」抒發他的人生感懷。碰巧,劇中的主人翁馬克.歐布萊恩是重度小兒麻痺症患者,頸部以下瘓癱;《性福療程》(The Sessions,2012)的導演兼編劇班.李文也是小兒麻庳症患者,只不過殘在下肢。可以想見,李文是以身障者的身份投射其中,藉著歐布萊恩的身份來向世人傾訴身障者的情慾世界,至於電影中的細節是不是歐布萊恩的,就顯得不重要了。
《性愛成癮的男人》(Shame, 2011)這部電影很難評。首先,它是一部藝術電影,敘事方式對一般觀眾而言,有點難消化,看完的第一時間甚至會覺得不知所云,不明白導演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再加上技術上也不少失分,例如妹妹在酒吧唱〈紐約.紐約〉那一段冗長到沒道理;哥哥在街頭慢跑那一段,更是漫長到令人不耐;但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也並非一無可取,它拍出一種現代大都會的孤絕與冷漠,人與人之間都有一面難以跨越的高牆。某些斯文其表的外貌下,可能都躲藏著一頭慾望橫流的野獸。這樣的都市論述固然有點刻板老調,但所有的人生論述本來就都是陳腔濫調,沒什麼是前人沒說過或沒經歷過的。藝術創作無非就是在一派陳腔濫調裡表現自己的風格而已。這部作品的風格達到了,雖然缺點重重。
我要給本片的導演及編劇五顆星的頂級禮讚,英國BBC出品的《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My Week With Marilyn, 2011)全片彌漫著一股浪漫迷人的薰香。影片一開始,全片就散發出讓人想要墜入愛河催情激素,預示著一段浪漫的戀情就要發生。而這股盪漾的春情,正是美國影史不朽傳奇女星瑪麗蓮.夢露的魔力所在,有夢露的地方,就充滿這種催情激素的迷人氣味,本片亦然。
這部名為《The Iron Lady, 2011》的電影,理論上應該是講述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政治生涯,以及她被稱為「鐵娘子」的由來,可惜在這部電影當中,編導將太多筆墨花在她晚年失智的窘境,偶而回顧早年生涯的片段也是支離破碎,難以透過本片管窺這位英國史上唯一女性首相吒咤風雲的半生歲月。說實話,想瞭解柴契爾夫人執政梗概,上網看維基百科的說明恐怕比較實在。總之,觀眾想知道的柴契爾夫人,本片付之闕如,有的只是一個頭腦已經不太清楚的老太婆,也許編導團隊只是要告訴我們,歲月不饒人,凱撒老了大概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