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t_01.jpg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3 idots 2009)真是一部神奇的寶萊塢電影,片長堂堂160分鐘,幾乎與3D《阿凡達》(Avatar 2009)等長,本片一點冗長感也沒有;再者,本片高聲批判教育體制,又大談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卻感覺不出太多說教意味。相反的,本片瀰漫著歡樂又令人開懷的笑料,讓人開心到不行,真是一部近乎滿分的商業娛樂片。

本片名為《三個傻瓜》,其實是反諷,也是搞笑,橫豎本片旗幟鮮明就是博君一笑的傻瓜片,全片不論智者或愚人,一概以傻瓜的搞笑姿態出現,並以笑料來包裝編導團隊夸夸其談的教育理念,不失為傳遞嚴肅理念的高明手法。

再者,印度片常常穿插以又臭又長的歌舞,不但打斷劇情和節奏,有時更冗長到令人不耐;本片也一本印度片的載歌載舞,但片中的歌舞卻巧妙溶入劇情和節奏,絲毫沒有打斷之感,故事的行進一氣呵成,劇本和導演的功力令人讚賞。

這部大談教育理念的電影沒有太多說教的意味,當然要歸功劇本的處處巧思。主角既然是挑戰制式教育的天才型人物,他的腦子裡面必然也是充滿常人所未及的點子和巧思,先來看看這一段劇情,就可以管窺劇本隨處可見的有趣橋段。

 

 

本片劇情的幾個主要的梗都舖得極好,我事先都沒料到,特別是第一主角藍丘的真實身份以及他隨後的際遇,看到最後真是拍案叫絕。當然,本片的結局太甜美了一點,真實人生未必事事如願,努力固然重要,機運卻無法掌握。徒有努力卻無機運的加持,最後也是壯志難伸吧?

看完這部電影,我以為導演拉吉庫瑪.希拉尼(Rajkumar Hirani)是個頂多35歲的年輕導演,因為以劇本處處可見的活潑巧思,以及挑戰體制的理直氣壯,這似乎都是一種「年輕」的特質,說好聽一點是初生之犢不怕虎;說坦白一點就是涉世未深,不知天高地厚。詎料一谷歌之下,才發現出生於1962年的本片導演已經堂堂四十八歲,一般人到了這年齡已經與體制同流合污又沆瀣一氣到不行,這位歐吉桑導演竟然還思想清新到這般,簡直就是出污泥而不染。

idot_02.jpg   

印度擁有11億人口,又相對貧窮,生存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無形中也和東亞國家一樣,成了升學主義掛帥的社會。寒窗苦讀成了中產階級及窮人子弟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他們背負父母的期望和為家庭翻身的神聖任務,讀書就變成無比沈重的使命,學成之後找到一份白領工作之餘,如果能夠拿到美國綠卡,那又更加光宗耀祖了。讀者們看到這些一定感覺熟悉吧?沒錯,這就是當今所有東亞國家的縮影,也是本片意圖批判的現象,難怪台灣影友觀賞本片心有戚戚焉。

中年人批判體制沒法像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在於活到中年,回看自己青春時期的缺乏勇氣和沒能力拚的偷懶馬虎,面對體制只有無限心虛,哪裡談得上理直氣壯?制式教育固然沒有啟發我們的潛能、固然沒有鼓勵我們學以致用,但老師聲嘶力竭在教導知識時,我們專心聽講、全力以赴了嗎?並沒有,相反的,我們多半偷懶馬虎,死背活背只求應付考試而已,一通過大學聯考,就把學校教導的知識全部拋諸腦後了。這是教育體制的錯嗎?是老師教法不對嗎?並不是,是我們便宜行事,讀書只求高分,一旦通過聯考的門檻,就與知識一刀兩斷了。是我們功利世儈,把知識當成工具,而不當成目的。這就是中年人面對體制的心虛呀,把個人的失敗歸咎於體制而不反求諸己,也是一種怯懦的諉過吧?

 idot_03.jpg

無論如何,在年輕人的思想尚未遭到太多污染,在他們的思想還充滿可塑性的同時,本片所傳達的理念,無疑讓年輕觀眾面對未來的徬徨時,多了一個思考的選項──你也可以不按照制式體制所指引的道路,儘情追隨自己的興趣和才能。只不過本片沒有提醒你,不管是選擇哪條道路,都要全力以赴,力拚到底,以求無悔。

最後也忍不住要談談本片的演員群,三位主角當然是稱職的紅花,而那位象徵體制幫兇的工學院院長「病毒」,以及代表體制諂媚者的同學「查托」,無疑是兩位傑出的綠葉,沒有這兩個綠葉的烘托,本片的傻瓜特質將會大打折扣,劇情的精彩度也會大減。特別是那句:「A for Apple, B for Ball」由那位超賤的查托唸出,簡直好笑到跌倒。這部電影有趣到連歐巴桑我都推薦。

4.5_stars.jpg   4.5

全世界都尊重智慧財產權,只有中國和大馬的偷文老鼠還不知恥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