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閒來赴大崙頭尾山半日閒步,走著走著忽然發現步道邊的落葉堆有幾抹紅影,本以為是鮮紅色的小菇,趨前一看才發現是楊梅的落果。我抬頭尋找楊梅樹的蹤影,可惜步道光線不佳,楊梅樹可能也在很高的邊坡上,覓不到蹤影。不管它,反正頭上必有一棵楊梅樹,否則這些落果哪裡來?
(步道邊的楊梅落果)
無獨有偶,走著走著,又在步道的他處發現地上有楊梅落果。我明白了,此刻一定是楊梅的熟果期,顯然這個山區有幾棵楊梅樹,分佈在不同的地方。
(地上的落果就成了我今天的小確幸,找一處泉水洗洗,邊走邊吃,頗為愜意)
楊梅又名樹梅,是喬木,可長到三公尺高。記得學生時代母校東吳大學校本部的文學院前就有一棵楊梅,一到熟果期,每見它滿樹豔紅,卻也從來沒見過哪個嘴饞的學生去招惹它。想來年輕學子不食人間煙火,也許覺得採野果吃是俗氣的行為。誰知道多年過後,昔日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少女,現在卻俗氣得要命,在野外見到能吃的,絕不錯過。
每到楊梅產季,我們連雲街露天市場總有人拿來賣,一個飯碗份量的楊梅要價100元,並不便宜,說貴也沒貴到哪裡去。不過那顯然經過人工照料,果實比野生的碩大得多。
記得2014年一個五月的日子,我隨福氣美滿山隊赴打鐵寮古道一遊,山友阿兄發現了一棵結實累累的楊梅,人高馬大的他當即下手採摘,以分享山友。那趟歡樂行程加上阿兄的意外發現,至今難忘,我也因而認得了野外的楊梅。
(阿兄分享山友的楊梅成了那趟山行的小福利,害一干都市聳嗨翻天,沒想到野外也有這種好東西)
(今天撿了不少,路上吃了一點,回家還剩這麼多,趕緊拍照留念。楊梅同於桑椹,越黑的越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