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宣傳海報,取自官網)

先說缺點:

1. 梁兄哥的扮像難看,失望之至。周瑜地下有知,會跳起來打人。

2. 金城武的造形英氣盡失,像個古板的歐吉桑,醜死了。

3. 林志玲的手太老了,就不知道導演為什麼老愛拍她的手。

 

4. 劇中對白超無趣超沒力,尤其剛看完海角七號,才被生動有勁的對白笑到肚子痛,赤壁的對白好像只是在交待劇情。例如諸葛亮是智多星,理論上談吐應該機鋒處處,甚至幽默睿智才對;曹操是權臣,說話應該高來高去;劇中又特別安排了一位孫權的妹妹孫尚英(趙薇飾),其人活潑刁鑽,性格鮮明,可惜因台詞的枯燥,無法凸顯她的甘草地位,他們講的話卻都一樣平庸無聊,就只是會講華語而已。

 

5. 周瑜(梁朝偉)和小喬(林志玲)的床戲純屬不必要,而且無法融入劇情。

 

 

不算缺點的觀察:

1.飾演孫權的張震語腔太軟,在一群非常陽剛的中國演員面前顯得有點娘。我不知道張震的省籍,但我覺得這是台灣外省男人的特徵,他們講話就是帶著蘇州吳儂軟語的娘。難怪某年我在蘇州聽計程車上的廣播,竟誤以為是台灣的廣播,司機說不是,這是蘇州口音。不過孫權是東吳的角頭大哥,說得一口吳儂軟語似乎很合理。然孫權的對白也有可能是找個蘇州男人來配的。台灣的國語和蘇州的普通話聽起來幾乎一模一樣。

 

2.有中國觀眾抱怨節奏太慢,我覺得一點也不會,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故事的結局,都迫不及待想看兩軍的水戰,偏偏電影在水戰的前夕嘎然而止。

 

電影的魅力:

導演吳宇森不愧是技術派大師,一開場的字幕畫面和配樂就氣勢磅薄,立刻磁吸了觀眾的注意力。

 

姑不論片景的澎湃與場面的浩大,這原本就是多金的好萊塢及人多的中國的特色及優點,加上吳導的電影技術,畫面效果的震撼就不用多說。場之大,景之美,人之多,根本不是張藝謀的黃金甲所能比擬。而且黃金甲裡的兵雖多,可惜看起來很木然,像一群不會打仗的傻兵;吳導的兵看來猛多了,比較像會戰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孔明借箭火燒連環船」的故事來自三國演義,而演義異於正史者,在於野史和趣味,吳導顯然掌握了這部戲的重點:趣味。這是一個老掉牙到任何華族小孩都能倒背的故事──赤壁之戰孔明借箭,曹操大敗,從此三分天下。因此故事劇情不是重點,戰爭的內容才是重點。尤其劉孫盟軍以寡擊眾,靠的是孔明的機巧,因此這部劇的高潮就在於孔明的戰術以及破敵的戰法,而這正是吳導的強項。

 

本片的迷人之處在於故事雖然老掉牙,情節的舖陳卻是驚奇處處。由於沒人知道古人是如何作戰,史書也不會說得太詳細,三國演義更不會有圖解,因此在兵器及戰法上,就考驗導演的想像力與說服力。

 

首先趙子龍救阿斗那場戰鬥很精采,劉備妻子託孤後投井,趙子龍索性將襁褓綁在背上作戰退敵,那一幕充份表現趙子龍的忠與勇,演員表現頗佳。

 

瑜亮鬥琴是很高明的一場戲,兩人都沒談正題,卻藉由鬥琴表露雙方心意。這一幕,讚!

 

強敵來襲,劉軍勢單力薄,孔明叫守將張飛用回光戰法擋一個時辰好讓難民有足夠時間撤退。觀眾正在猜,什麼是迴光戰法?如何退敵?只見敵人兵馬逼近時,劉軍的盾牌一翻,反面就是銅鏡,在強光的折射上,曹軍前鋒紛紛落馬。這是驚奇一。

 

曹軍招降,孫權悍拒,雙方大戰一觸即發,曹操對部將指示戰略,卻又不時留一手;諸葛亮和周瑜一起推測敵人用兵,並研擬破敵的戰法,這一幕猜心與兵法推演非常好看。

 

曹操派出陸軍先行,被瑜亮猜到,於是派出孫尚英來誘敵,部眾又拖行荊棘以揚起風沙,讓曹軍追兵看不見前方的埋伏,終於誤入盟軍的八卦陣。這是驚奇二。

 

我不知道三國演義裡面有沒有提及所謂的八卦陣,但我相信電影裡的戰法都是吳導想像力的結晶,十分精彩好看。特別是曹軍在八卦陣中遭到殲滅,將領指示殘眾擺出圓形陣法衝出重圍,這時觀眾正在疑惑,孔明要用什麼方法破陣?只見盟軍使出狼牙兵器破陣,破陣的方法頗有說服力。這是驚奇三。

 

這樣的古戰大戲,突然跑出一場床戲,難怪觀眾罵翻了。

 

總之,這場戰爭好看極了,至於吳導的取景和運鏡,就不必錦上添花了。看過吳導電影的人想必都已對他運鏡的動感有勁印象深刻。看他的電影從來不必費神,絕對的放鬆,絕對的視覺宴饗,劇中沒什麼人生狗屁大道理,也不會有什麼人性的刻劃。看他的電影可以消除疲勞,但不必期望什麼人生的透視或啟發。

 

感想:

看了赤壁,我想起號稱台灣史詩電影的「一八九五.乙未」才耗資六千萬,用來拍赤壁一場八卦陣都不夠,光是一掛大明星的片酬大概就超過一億。哀哉,台灣電影。

 

由於「赤壁」只演到水戰前夕,真不知道吳導在下集裡面將給觀眾什麼樣的驚奇?灰熊A期待,十分滴好奇。

 

好看歸好看,我不免要問,阿兵哥們穿那麼重的盔甲,拿那麼大的刀子,能殺敵嗎?

 

喂,我不必向大家解釋,孔明就是諸葛亮吧?

 

4_stars.jpg   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