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a_01.jpg 

我相信2008年柏林影展頒發水晶熊獎給阿富汗電影〈迢迢上學路〉(Buddha Collapse Out Of Shame),是鼓勵多於肯定。儘管這部電影嚴厲批判極端教派的塔利班政權,故事的力量令人震懾,但電影畢竟是一門敘事的影像藝術,十七歲的少女也許才華洋溢,我們卻不能期待這麼年輕的導演可以在透視生命情境的深度上有太驚奇的表現,更遑論指導演員演出生命情境的各式表情。

 

阿富汗是一個沒有中產階級的國家,這部電影訴求的觀眾自然不是阿富汗人,而是自由世界的人士。因此這部電影的定位就非常明確,它面向國際,透過一個小女孩的迢迢上學路,刻劃伊斯蘭極端教派政權催殘下的阿富汗風貌。

 

電影的英文片名已經揭露了本片的主題意識──連佛像都羞慚到倒塌了。這當然是諷刺,佛像是被塔利班政權下令(一稱神學士)炸毀的。成年的觀眾應該還記得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無視於國際社會的警告與說情,在回教不容忍的極端意識裡,於2001年炸毀了兩座位於巴米揚峽谷的巨佛。這是人類文化遺產的浩劫,也是阿富汗永遠無法弭合的遺憾。 

  

回教於九世紀中葉傳入阿富汗之前,這個地區一度信奉佛教,巴米揚大佛就是佛教僧侶們一刀一斧雕琢而成,僧侶們便居住在這一大片岩壁的洞穴裡。直到十一世紀回教成為阿富汗的國教,佛教勢力逐漸消失,當地阿富汗人取代僧侶成為岩壁洞穴的住戶。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前,巴米揚巨佛一直都是阿富汗主要的觀光景點,境內無數的大小佛像更是人類學家、觀光客及古物盗匪的最愛,當地窮人鑿下大小佛像的頭顱賣給外國觀光客。

 

buddha.jpg 

 

「迢迢上學路」就是以巴米揚大佛岩壁的穴居人家為題材,敘途一個小女孩芭緹艱辛又危機四伏的上學路。透過這部電影,觀眾們終於可以一睹這個傳說中的佛教聖地的面目,可惜佛陀的雕像早已化為碎石,如今只剩遺址。

 

〈迢迢上學路〉裡的歷史、社會及文化氛圍對我們而言,有著一種懾目的異國情調,阿富汗的大山景觀對我們而言,更是令人讚嘆。不過本片最震撼的力量則來自故事本身,電影以一個頑童的戰爭遊戲來凸顯回教極端教派的洗腦機器是如何在教育下一代,而這些在你死我活的敵我意識下成長的男孩是如何在同儕裡面製造及尋找異已,並霸凌他們。 

 

這個頑童的戰爭遊戲看起來那麼真實,它似乎也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兒童共同的的遊戲,他們自小就被教導如何區分敵我。雖然小女孩芭緹一直高喊她不想玩這個戰爭遊戲,她只想去上學,但那些以區分敵我為樂的頑童並不放過她。

 

這個故事有著回教世界的獨特性,又有著第三世界的普遍性。在那些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裡,上學是何等奢侈的夢想?而當資源極端有限時,女孩總是率先被犧牲,兒童上學難,女孩上學更難。芭緹的上學之路,不但充滿宗教上的危險,又有第三世界的艱困。

 

故事的構想是上乘的,可惜劇本的節奏過慢,芭緹光是在市場賣蛋就大約賣了十分鐘;過多非專業演員的演出也讓本片充滿業餘色彩,導演的手法也稍顯生澀,運鏡並不盡理想,阿富汗的山川之美並未在電影裡展現應有的美麗。比起另一部阿富汗電影〈追風箏的孩子〉的流暢成熟,本片導演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國際大獎過早給她肯定,不知是好是壞?

 

塔利班政權已於2001年底垮台,目前為親西方的民主政權,但阿富汗政情十分不穩,親西方政權控制的地區有限。

 

 

關於本片,這裡有詳細的背景介紹:http://blog.youthwant.com.tw/ywmovie/movie/2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賽克女郎 的頭像
    馬賽克女郎

    馬賽克女郎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