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法庭》這部2006年出品的中國電影,歷經六年的長途跋涉,終於從雲南瀘沽湖畔的女兒國抵達台灣,可以想見這條山路的崎嶇艱辛。無論如何,它來了,它要來擁抱文藝小眾,以其濃濃的文學況味測試文藝青(中)年的藝術品味。不過它要探討的主題不是摩梭族的走婚,而是現代法律與祖先規矩發生衝突時的荒謬情境,有時卻是一種窘境。 (海報圖片取自開眼電影網)
相信不少觀眾像我一樣,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在幅員廣大的中國,為了解決偏遠地區人民(多數是少數民族)的糾紛和訴訟,管轄法院必須時不時派出法官和書記官,長途跋涉到這些村莊,在當地找個公共場所,對原告與被告進行訊問與裁定。
對法官而言,這是苦差事,許多偏遠地區汽車到不了,得租一匹馬扛上所有家當,走上好幾天的山路才能抵達,途中食宿條件的簡陋可想而知。除了客觀條件的艱困,面對這些現代法律觀念模糊的少數民族,如何以現代法律之名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又是另一個考驗。
編劇所選取的個案都具代表性,有些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用法律去判決似乎太嚴重了,劇中的女性書記官楊阿姨只好私下去協調,希望以和事佬的身份去規勸爭執的雙方和好。有時糾紛的是非明明很清楚,但就是有人不講理,就想用拳頭解決,這時也考驗法官的智慧。有時面對家庭糾紛,法官也愛莫能助…………..各種讓法官傷透腦筋的案件接踵而來,那種荒謬的情境看來十分噴飯。
很難相信劇中的「楊阿姨」是素人演員,她的演技可圈可點。不惟如此,她還是正港摩梭女兒,據稱因為經歷與劇中的楊阿姨十分雷同,而被選中擔綱。確實,她看來活脫脫就是劇中人。
片中幾位村民的演出也十分自然,不知是職業演員還是臨演。特別是那位祖先的骨灰罈被鄰村的豬隻給「抄」了,而扛著豬隻來鬧法庭的男性村民,和那位在地上打滾的離婚婦,其演出的維妙維肖、自然生動,令人發噱。
從老馮的遭遇與結局看來,編導團隊明顯有意透過這部電影向這些偏遠地區的法官致敬。而從電影中接二連三的墜崖事件看來,因公殉職的法官想必也有,這種工作的難困與風險可想而知。
這是一部非常優美的文藝小品,片中的山路也美極了。看著看著,我開始想像在雲南租一匹馬,駄著我的登山裝備,照著老馮走過的山路,來一趟馬背上的健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