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日這天可能是連長史上最鬱卒的一天,因為他抱著滿腔熱血揹了大西瓜準備和眾山友分享,結果他的西瓜竟然沒人搶。我呢,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大早趕到新店捷運站準備參加某山社的活動,但因某種一言難盡的理由撤退了,卻意外在小獅山驚見三年前於加九寮人行步道邂逅的大型美菇(見首圖,菇菇大小為18X13cm),回家仔細上網追查,終於查出她的芳名叫做Polyporus udus,這種靠著自己鍥而不捨的追查精神找到答案的感覺,真是快樂到極點。
話說那天集合時人潮浩浩蕩蕩,結果走到和美山,山友就紛紛不見人影。我們踢了快一小時的馬路,聽說前面還有一小時,加上我們發現隊伍跟丟了,於是決定撤退。這時走來悠哉悠哉的連長以著押隊的勢架走在最後面,我眼珠子轉了一轉,決定拉著連長一起撤退,隊伍可以跟丟,西瓜不能跟丟。連長也覺得今天的路線安排不盡理想,光是踢大馬路就提不起勁,於是接受我們的挾持,他的大西瓜就變成我和瑞姑娘及桂伯的戰利品,隨時任我們吃到飽。
撤退的B計劃是去新店一日遊,首先是由專業嚮導級的桂伯帶我等去小獅山一走。我多年前獨自上過小獅山,那時在山友美華的導覽下,走了大半,今天在桂柏的帶領下,才發現原來小獅山如果要認真走的話,路徑之多,還真有得走哩,而且它雖是小山丘,海拔不到200M,步道上人來人往,但某些小山徑不失野味,迷了路恐怕也很難找。
走著走著,我忽然發現了一朵三年前曾在加九寮人行步道見過的大菇(加九寮網誌點這裡),當時認定它是鱗片不太明顯的寬鱗多孔菌(Polyporus squamosus),因為翻查了手邊的多本圖鑑,除了寬鱗以外,沒有其它任何可能。誰知道今日一見,竟發現這朵的鱗片也不明顯,這就不對勁了,圖鑑及網路上的寬鱗多孔菌,其鱗片明顯而色澤深,還沒見過一朵鱗片不明顯的,何以我在兩地見到的多孔菌鱗片都不明顯呢?顯然它不是寬鱗。
我蹲在斜坡以各種角度為菇菇留下影像,連長站在旁邊看了一下說:「妳怎麼這麼迷菇菇啊?」欸,我說連長,你也管太多了吧?
回家後,我以多孔菌(Polyporus)的關鍵字上網追查,終於在外國網站找到外形相同的真菌,它名為Polyporus udus,台灣方面的網路上並無資料,中國方面則翻譯為「潮潤多孔菌」,我查了udus這個拉丁字的字義,英文的解釋是wet,這麼說來,對岸中國人翻成潮潤多孔菌並不離譜。既然我國方面找不到資料,那就暫且以潮潤多孔菌稱呼它囉。
雖然今天沒有完成預定健行的路徑,不過有桂伯的帶領和瑞姑娘與連長的陪伴,說實話,這一天過得逍遙又愉快。連長,阿里卡多嘿!
02. 一早上碧潭吊橋,就看見有人在游泳,我問岸上的警衛這是合法行為嗎?他說沒問題
03. 我們在亭子裡享用連長的西瓜,順便等下山的接駁車,拚命吃了半顆,剩下半顆留著繼續上路
04. 我們回到新店,從這個登山口上小獅山
05. 小獅山的視野比和美山漂亮
06. 美麗的藍天景致
08. 我們坐在基點旁邊的亭子看風景吹風,再繼續吃另外半顆西瓜,逍遙得很
09. 在步道的邊坡上喜見這朵潮潤多孔菌(更正:約15X12cm),趕緊拍照留念
10. 背面
12. 我也在旁邊發現這株連體嬰
13. 這種紅蓋黃孔的牛肝菌很多,等找到名字再來臭屁一下
14. 小獅山有些步道滿有野趣的
15. 圖一的傘下
16. 當年的加九寮步道其實拍到兩朵,一大一小
17. 接近傍晚的時刻,新店老街人山人海,碧潭上船隻點點,頗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