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餘燼  

要探討宗教信仰對社會集體及個人生活的支配與影響,很容易流於乾澀的抽象討論,因為它本身就是個很形而上的課題。光是要寫一本論文,就可以寫上洋洋灑灑的數百頁,更何況要用一部兩小時上下的電影來探討這個課題。在篇幅極端有限的情況下,既要把議題表現得深刻入骨,劇情又不能淪於乾澀,讓人一看就是先有立場再來編故事,可以想見這個劇本有多難寫。 

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比利時電影《愛的餘燼》(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 2013)命題深邃,故事卻淺白易懂,這是它深得我心的原因之一。大部份題材深邃的電影,在處理手法上稍一不慎,就會變成意圖高深,這一高深,就會讓電影變得很難入口又不易消化,故事乾澀得要死不說,導演也很有深度,但就是看不懂電影在演什麼。 

我說《愛的餘燼》淺白易懂,是因姑不論電影所要指出的命題,光是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深刻動人的愛情與親情的故事,只不過,它破碎了。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直譯就是〈殘缺之圓破碎了〉,這是何其沈重又悲傷的片名?如果直譯,恐怕會把潛在的觀眾全部嚇跑。 

話說一對愛侶,女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男方是無神論者,兩人墜入情網之後,由於天主教禁止戴套,這一對沈溺在愛火之中的男女很自然地有了愛情的結晶,更因天主教禁止墮胎,因此男方雖沒有預期小孩的降臨,為了愛,只能接受。但孩子的降臨確實為他帶來歡樂,他也真心擁抱做為父親的喜悅,只可惜這樣的幸福沒有維持多久,小孩因罹患血癌,幸福的家庭面臨破碎。 

孩子因當前的醫療科技有限,在做完了各種療程之後,依然藥石罔效而死去,傷心的父母原應勇敢面對,誰知這對原本相愛的父母卻開始互相指責。偏偏此時,男方又在電視上看到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因倫理與宗教的因素,否決了進一步研發幹細胞科技的法案,而稍早,女兒的醫生才告訴他,幹細胞科技是血癌患者的一線希望,男方對宗教的憤怒終於爆發,也使得他的家庭悲劇一發不可收拾。 

真的,其實不用去討論到宗教問題的層次,這個故事本身就十分深刻動人,多少父母在發生家庭變故之後,不是勇敢面對並相互扶持,而是開始相互指責。不過這個故事唯一的缺陷,是在女兒過世之後,劇情的時間軸稍顯混亂,弄不清哪一段是現在進行式,哪一段是倒敘,在觀影的當時有點霧煞煞,只有看到最後,才大約釐清時間的順序。 

除了劇情之外,貫穿全劇的鄉村歌曲是一大亮點,曲曲動聽,而這些歌曲和樂團的存在又與故事本身緊緊相扣,並非單純為了電影配樂的考量而安插上去。不過,既然男主角是無神論者,又為何一再唱著宗教性質強烈的歌曲呢?但我想,製作團隊應該是信神的,否則女主角腦死之後,她的靈魂為什麼又急於走出急診室?有神論者才相信有靈魂吧? 

不相瞞,我個人是無神論者,因此覺得男方在演唱會上那一幕高喊要拔除上帝的吶喊擲地有聲,為全片的最高潮和最精華,也是全片精神所在。冷靜想一想,宗教造成人間多少無謂的紛爭,人類史上多少集體悲劇是來自宗教的衝突,再看看今日以阿拉為名的塔立班,孰令致之?宗教到底是善還是惡? 

最後離題一下,不是我說,這位男主角也實在太愛露了一點,有些橋段實在不必露那麼多的。不過敝國電檢尺度的開明也要好好讚揚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賽克女郎 的頭像
    馬賽克女郎

    馬賽克女郎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