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果繁多,此刻市場有水蜜桃、西瓜、火龍果、芒果,還有蓮霧。可能來自兒時對蓮霧的印象,總覺得蓮霧澀澀的又沒有湯汁,家裡那個人也嫌蓮霧無味,印象中我從沒花錢買過。今天開車行經山區,不意發現前方一處蓮霧落果,我下車察看,頭頂果然有一棵結滿果實的蓮霧。
就在我下車時,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劇本:一群潑猴此時趨前將我團團圍住,在樹上狂撼枝椏引來落果的猴王齜牙裂嘴說:「哈哈,妳中了我們的圈套,快將背包裡吃的東西全部交出來!」所幸我下車後,上述劇情並未發生,那只是我的狂想,可能小時候卡通影片看多了。
02. 路面上的落果引起我的注意,我趕忙下車察看,好險不是潑猴的圈套
這棵蓮霧長在產道的邊坡上,離地至少十公尺,所結的果實雖然美麗,但掉落在十公尺以上的柏油路面,可以想見是摔得多麼稀爛。我這時想起新北烏來紅河谷的登山口也有一棵野生蓮霧,果實一點也不難吃。記得某次去紅河谷山區健行,返回登山口時,就撿了落果在路邊吃將起來,由於果實不小,滋味也不差,印象頗為深刻。
不知道眼前這棵滋味如何?我撿了一顆表相比較完整的,拿出背包裡的開水沖洗一番,試吃結果OK,於是上前撿拾幾顆。這時得小心護住頭部,萬一被頭頂上的落果砸中,將會很慘。
大安森林公園也有好幾棵蓮霧樹,但果實似乎只用來養松鼠而已,印象中那幾顆蓮霧又酸又澀,沒人感興趣。記得小時候的鄉下,鄉親們的院子常見蓮霧樹,但多半是綠白色那種。這品種如今大概都被淘汰光了,但野孩子們照樣爬上去採得很起勁,不會爬樹的只能在樹下吞口水。
你也許會問,既然我對蓮霧沒太多興趣,又為什麼要撿這些摔傷的落果?這是個好問題。沒錢的比較好吃?野生的比較好(沒有農藥)?滿足享用野果的樂趣?彌補兒時在樹下流口水的挫折?寫部落格的需要?野孩子的基因在作祟?以上好像統統都對。
管它什麼原因,別看它的顆粒沒有市售的大,需知在那些改良的黑珍珠、黑鑽石和黑金剛還沒問世之前,我們吃的可都是這種土蓮霧,這種未經太多人工雕琢的品種曾經陪伴我們渡過一整個無憂的童年。我們這一代對土蓮霧還是充滿感情的。
05. 梅粉專治甜度不足的水果,像是蓮霧、芭樂及蕃茄,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