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        

冬去春來,如果要細數這個寒冬可有發現什麼令人興奮的大型真菌,那麼爪哇肉盤菌(Galiella javanica)應該是其中之一,而且還不止一次與它邂逅。〈台灣高等真菌〉一書說它是早春的菌類,遠流版的〈野菇圖鑑〉說它見於春夏秋三季,常單獨或一小群出現於低海拔闊葉林的腐木上。不過我是在酷寒的正月以及早春時節發現它。

最近幾次發現,都是一大群,浩浩蕩蕩約有十個左右,如果撥開上頭覆蓋的枯葉,說不定還會發現更多。其中有不少都已成熟,而呈經典的肉盤狀。我一伸手摸它,它竟然噴了我一臉白灰。我嚇了一跳,心想,哇,好慓悍的野菇,不過摸妳一下,妳就噴我一臉灰。待寧神一想,歐喔,我誤解她了,她因外來的刺激而散孢了,方才那一泡白粉正是它的孢子(因網路盜文老鼠多,噴孢圖恕我暗槓起來)。

a_01.jpg    
(攝於 2011/1/28)

a_02.jpg   
(與上圖長在同一棵腐木上的幼菌,攝於 2011/1/28)

a_07.jpg  
(就是上方這枚肉盤狀的成熟菇噴了我一臉白灰,右下那枚茶杯狀的小菇是幼菌。攝於2011/3/13)

      
a_06.jpg  
(成菌和幼菌外型差很多。攝於2011/3/19)

根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網頁,在爪哇肉盤菌一項指出:「此種通常發生於早春,有時乾燥後呈小碗狀,外有皺褶,全臺灣都有分布。日本圖鑑常將此種認為是 Galiella celebica(按,為大護膜盤菌),但後者的毛較短且平滑。」(網頁請點這裡

雖然台灣的圖鑑都說爪哇肉盤菌食毒不明,我卻在網路上發現有一位勇敢的日本菇友圖文並茂說明大護膜盤菌的食用方法(請點這裡)。根據科博館,爪哇肉盤菌就是大護膜盤菌,只是名稱不同,因此假如大護膜盤菌是可食菇,那麼爪哇肉盤菌也可食囉?哈哈,我沒那麼勇敢啦,這個問題就留給勇敢的台灣神農氏去求證囉,如果證實可食,也請不吝上網咻一聲,好讓大家崇拜一下。可能的話,也像這位日本菇友一樣,不吝教導大家食用的方法,說不定會成為餐廳新寵。先說謝啦! 

PS..我看不懂日文,日文網頁的內容純是看圖說話,若有會錯意,請不吝踢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