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是《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史上最棒的女主角人選,然而她在《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的演出則可能是史上最不適任的選角,因為她怎麼看,都不像劇中那位在酒吧女廁讓恩客打一砲五十美元的廉價應召女,倒像是紐約上流社會的名門淑媛。她在劇中的造型更是風華絕代,相信連紐約當時的第一名媛都比不上她,這樣的形象與角色,怎像是劇中那位一心想要飛上枝頭攀龍附鳳的鄉下女子荷莉呢?別扯了。
儘管她是《第凡內早餐》史上最不適任,卻也因為如此,而成為史上最陰錯陽差的選角,因為赫本的演出,本片的重點完全遭到轉移,人們記得的不是電影裡窮作家愛上妓女的故事,而是赫本在法國名設計師Givenchy的加持下,留下了不朽的時尚形象。最知名的是她站在Tiffany的櫥窗前吃早餐所穿的黑色小禮服,被譽為二十世紀最經典的電影服裝,甚至可能是影史上最知名的黑色小禮服。這一切,並不因為電影,而是因為赫本。
(這是紐約應召女嗎?是紐約時尚女王吧?)
赫本參加本片的演出,還有一段插曲。由於本片是根據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的中篇小說改編,當卡波特把小說版權賣給片商時,即囑意由瑪麗蓮.夢露來飾演荷莉,因此劇本乃特別為夢露量身訂作。可惜夢露擔心飾演妓女有損形象,乃推掉了演出。(詳見英文維基的說明,點這裡)
而赫本也坦承無法飾演應召女。無論如何,劇本大量減少了性暗示,恐怕也特別為了赫本又作了大幅的修改。
平心而論,夢露也許才是荷莉史上最佳選角。夢露和赫本是完全不同典型、不同氣味,不同特質的女星,但她倆有著一項共同的氣質──無邪。但赫本的無邪帶著清純、淘氣與典雅,有一種上流社會女子的氣味;夢露的無邪帶著天真、浪漫與熱情,在氣質上接近中產階級,由她來飾演那位從鄉下逃家到紐約釣金龜婿的廉價妓女,可能將有另一番格局和魅力,也可能更融入故事中的角色。
說實在話,觀賞這部電影時,前三十分鐘我一直霧煞煞,不是很確定荷莉是怎樣的角色,對白很清楚地透露每次在酒吧,有男士叫她去女廁時,就給她五十元,這分明就是性交易,但為什麼片中的荷莉是如此活潑可愛又典雅高貴呢?是我的理解力有問題嗎?慢慢看下去,才確知荷莉確是就是應召女,而且想盡辦法以釣凱子的方式嫁入豪門。這樣的角色和赫本真是格格不入!
(紐約豪門名媛都沒這麼典雅出眾)
赫本的演出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扭曲了本片的重點,沒人為那個故事深深感動,也沒有人討論故事的結局,大家只是深深為赫本的經典扮相所吸引,而這個氣質高雅的經典扮相,演的竟是一個妓女,說有多莫名其妙,就有多莫名其妙。這又再次印證了巨星的魅力,《第凡內早餐》完完全全是因為赫本而留名。結果為王,這樣一來,自然不會有人質疑選角的問題了,雖然它的選角完完全全一整個莫名其妙。
當然,這部電影所以成為經典,除了是赫本以外,Givenchy的時尚品味,與主題曲〈月河〉(Moon River)的加分也不可否認。至於Tiffany,應該是最大的贏家吧,可有比本片更露骨、更有力的置入性行銷? 因為上述無關編導的因素,我給本片四顆星的評價,畢竟故事俗套,也無張力可言,它的可觀之處,在於別的。(本文版權所有,未授權勿轉載)
娛樂價值:★★★☆
人文深度:★★★☆
劇本 :★★★
對白 :★★★
演員 :★★★★★
整體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