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頂級野菇是松露?別搞了,一來它不是普通人吃得起,二來感謝家長朋友的慷慨邀約,託他的福,我在法國名廚 Paul Baucuse 位於里昂郊外的三星級餐廳吃過松露湯,令人失望,我寧願跟你換一株波爾多蕈。
安定了行李,我們向房東女士簡短請教此地的特產菇。房東說,由於當地人只吃波爾多蕈,其他的野蕈她並不內行。她向我們介紹她鎮上的藥劑師朋友,如有任何鑑定上的問題,只要報上她的名字,相信藥劑師們會樂意解惑。據她說,由於鄉下採菇風盛,到鄉下執業的藥劑師需通過較為嚴苛的野蕈通識檢定,他(她)們通常頗內行。
我奇怪家長怎麼沒問房東哪裡可以採到波爾多蕈?「白痴才問這問題,而且不禮貌。」家長說,多數野蕈的菌絲與植物根部共生,因此它長在固定的地方,一旦某處茂生某種菇,下次大發依然在原處。因此採菇人都有秘密園地,要緊緊守密,否則被人採光,自己還採什麼?問人哪裡可以採到菇,徒增對方尷尬而已,不會得到坦實的答案。
(這樣不起眼的林地可能都長滿了菇菇)
(我們在林中散步兼尋菇)
家長說對了,波爾多蕈,也就是美味牛肝菌,它是一種共生菌,在法國,它大部份與橡樹、松樹或栗子樹的根部共生。由於科學家至今無法複製出美味牛肝菌複雜的共生網絡和環境,以致仍然無法人工培育波爾多蕈。要吃到美味牛肝菌只有一個辦法:去採外摘,或去市場買。當然,市場得要有人摘來賣才有,可不是時時有。
有趣的是,房東女士採了一輩子波爾多蕈,夠格稱得上是波爾多蕈專家,據她說,長在橡樹、或松樹或栗子樹下的美味牛肝菌,味道是不一樣的。咦?真的有差嗎?該不會是她心理作祟吧?難道橡樹下的波爾多蕈就有橡樹味,松樹下的就有松香,栗子樹下的就有栗子味?
看來我們這趟採菇行,只能抓蝦式地碰運氣靠眼力,問題是,這麼大片山林,波爾多蕈長在哪裡啊?我問家長,你認得波爾多蕈的長相嗎?「我大約知道。」蝦密啊?大約知道?!喂,這事關小命,開不得玩笑耶,我開開心心來法國玩,可不想躺著被人抬回台灣。
翌日早晨,我們在附近樹林漫步歸來,房東太太已經笑盈盈端著一盤東西過來。「怎樣?今天有收獲嗎?」她親切問候,家長說:「先附近走走認識環境啦(其實是不好意思承認摃龜啦)。」說實話,我們一早醒來,就忙不迭直奔樹林試手氣,誰知道搜尋一整個上午,菇菇就是不來找我們。
說著她就端上一朵碩大的野菇說:「來,這是我大清早採到的波爾多蕈,先給你們嘗嘗。」
(房東太太有氣質,連送我們的美味牛肝菌都舖了蕨草)
耶,這就是江湖傳說的波爾多蕈嗎?這可是我此生第一次看到美味牛肝菌,我左看右看仔細端詳,又從不同角度為它拍了N張藝術照,房東也覺新奇,問我幹嘛拿眼鏡和野菇合照啊?我說,這樣我的朋友們才知道野菇多大呀?喔,是這樣!她恍然大悟。
嘿,今天的午餐有著落了,家長依房東的建議,將它做成蛋炒菇,當地人都這麼吃。一大株野菇,打三個蛋,就是完美的兩人份。我懷著朝聖的心情吃下第一口蛋炒菇,咦?有味道嗎?我再吃一口看看,沒有啊,只有蛋的味道和尋常的野菇,怎麼叫頂級可食菇啊?
家長說我太挑剔,明明就不錯吃,野菇本來就這樣,是鄉下人吃的尋常野味,妳當它是什麼山珍海味啊?我說不不不,頂級菇絕不會浪得虛名,我吃半天只有蛋味而無菇味,一定是雞蛋奪味,我認為加蛋是多餘,下次有機會要清煎吃它原味看看。 (本部落格圖文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