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人是不專業賞菇者,並無真菌的專業鑑識能力,文中的真菌學名純屬亂猜,切勿做為食用依據。

本部落格內容版權所有,未獲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由於分類的關係,我的手作料理分散於「野菇特寫」、「野菜好滋味」與「廚房手作」等三個單元裡。

目前分類:英語片 (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繼承人生.jpg   

我對喬治.克隆尼的電影向來興趣濃厚,除了他長得帥以外,最重要的是他慎選劇本,例如前年上映的《型男飛行日記》和去年出品的《選戰風雲》,我都給予高度評價。此番看到他問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項的《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 2011 ),我當然不會錯過。本片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又有克隆尼掛保證,我早就伸長脖子在等待。可惜這一次,我很失望,理由是,這樣的人生困境不怎麼可能會發生在劇中像麥特金一樣的男人身上。如果劇中的麥特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尋常歐吉桑,這故事我相信,但是劇中的麥特是夏威夷望族兼田僑,社會資源太豐富了,人生會走到老婆有外遇、又打算和他離婚,弄得到頭來他得獨自處理兩個女兒的問題,稍微唬爛了一些。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arch.jpg  

我說的真實,並不意指電影中的故事一定是真人實事,而是《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2011)的故事在平實、甚至有點含蓄低調的手法之中,顯得那麼真實、那麼貼近人性和政治的面目,彷彿讓人從這個小小的隙鏠當中,可以窺見政治殿堂裡的各種人性黑暗至極的面向,以及各種出賣良知的交易。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friend.jpg  

朋友一旦上過床,友誼還可不可能存在?好朋友之間能不能相互約定、兩人僅僅上床,而不牽涉情感,事後兩人還能保有超然的友誼?其實,別說是真正上過床,只要友誼之中存有這種「試試看能不能上床?」的非份之想,兩人的互動很快就會變質甚至攤牌。當然,有人會說,男人和女人之間本來就沒有純友誼的存在,這樣講我也同意。「兩性相吸」古有明訓,男人和女人過於接近,遲早會越線。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osses.jpg    

我不是在替老闆說話,說真的,即將上映的好萊塢片《老闆不是人》(Horrible Bosses, 2011)並不讓人感覺老闆的邪惡與可恨,只是讓人同情老闆們遭到如此不堪的醜化,看完我甚至開始同情老闆們,能出現在趣味這麼差的電影裡,算他們倒楣。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utterflies.jpg  

這個夏天的西洋電影非常文藝,看過了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懷想1920s那個以巴黎為中心的藝文黃金年代,再看看奧斯卡荷蘭女導演寶拉凡德奧斯特執導的《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 2011),講述南非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短暫、卻多姿的悲劇一生,以及她與南非小說家傑克寇柏(Jack Cope)的愛恨糾纏,並管窺南非1960s的文壇一隅,真是一場文學的宴饗。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e_01.jpg        

現正上映的英語片《猩球崛起》(the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絕對是一部精彩的作品,可惜它在演了三分之二場的好戲之後,從黑猩猩凱撒領導眾猩猩群起反抗人類起,故事就不再具有說服力,整部電影終於失去力道,殊為可惜,理由容後說明。不過總的來說,它依然算是一部頗能紓解壓力的娛樂片。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aris.jpg   

美國名導伍迪.艾倫的最新作品《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2011)顯然是那些文藝青年的菜,包括那些自認是文青的,和那些明明就是、卻又矢口否認者。沒關係,看完本片之後,所有的真假文藝青年就現形了。文青不一定要是真的,認同產生狀態,自認文青者,當然也是文青。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rock.jpg  

英國BBC所製作的電影《布萊登棒棒糖》(Brighton Rock, 2010)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故事的情節非常平庸,敘述一個黑道小混混在幫派老大死後,仗著心狠手辣又野心勃勃,就想取而代之當上幫派老大,卻又因為一椿兇殺案而整天活在被人告發的恐懼中,最後證明他根本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謀略,可憐的只是一個被他欺騙感情的痴心傻女孩。不過在小說和電影中,故事沒有好壞之分,端看作家或編導處理的能力。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ipped_poster.jpg   

好電影不一定要主題偉大,不偉大的小情小愛小奸小惡往往也能成就好作品;也就是說,只要表達能力佳,雞毛瑣事小題大作,一樣能夠交出好成績。我一時很難找到像英語片《怦然心動》(Flipped, 2010)一樣主題渺小的佳作,它是關於兩個平凡小孩的兩性鬥爭,以及他們從童年到青少年時期的愛恨情愁。

文章標籤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iffany_01.jpg   

奧黛麗赫本是《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史上最棒的女主角人選,然而她在《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的演出則可能是史上最不適任的選角,因為她怎麼看,都不像劇中那位在酒吧女廁讓恩客打一砲五十美元的廉價應召女,倒像是紐約上流社會的名門淑媛。她在劇中的造型更是風華絕代,相信連紐約當時的第一名媛都比不上她,這樣的形象與角色,怎像是劇中那位一心想要飛上枝頭攀龍附鳳的鄉下女子荷莉呢?別扯了。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Roman_holiday.jpg   

如果人間有什麼此生非看不可的電影的話,《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無疑是其中一部。它之所以成為不朽的經典,除了編與導的成就之外,在選角上,女男主角奧黛莉赫本與葛萊哥萊畢克也不可或缺。我確實曾經想過,如果女男主角其中一角易人,它的魅力會否依舊?我的答案是:很拚。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bin_hood.jpg  

這部2010年版的《羅賓漢》(Robin Hood 2010)是上周在統聯客運上看的,最近在電視上看到HBO近期要播,特別為文推薦一下。這是一部製作精美的商業娛樂片,嚴格說來,這部《羅賓漢》其實是羅賓漢前傳。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ode.jpg  

現在的導演都有一大堆政治觀點要表達,國際重大影展幾乎可以視為政治觀點發表會,雖然言之有物,有時看起來還滿累的。尤其碰到你的政治觀點和電影的政治立場並不一致,這時看起電影就如坐針氈了。商業片當然也常常有政治立場,例如宣揚地球暖化的災難片,又如凸顯物種平等、生態環保的《阿凡達》等等等等,不過和影展的嚴肅電影比較起來,商業片的政治立場就淡化得多,有的根本就不明顯,例如目前正在上映的科幻片《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 2011),如果硬要說它有什麼主題意識的話,那就是把握當下的愛情,當然,還有美國電影的核心價植──親情。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grit_02.jpg

看完西部片《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2010)時,我一直擔心有觀眾會坐在戲院門口大哭:「這不是韋恩!這不是韋恩!」幸好沒有。因為新版比起1969年的版本,除了差在一個約翰.韋恩之外,其它都不輸。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ng.jpg

看電影而能知史,是十分美妙的境界。《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2010)無疑是一部取材史實的上乘作品。我們都知道英國史上有一位「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看了本片,我們一下就明瞭了他的遜位是為哪樁。不過本片的主角不是他,而是在他遜位之後,接掌王位的弟弟約克公爵,也就是史上的喬治六世。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swan.jpg

對某些觀眾而言,用非舞者來扮演職業舞者的問題一直是肉中刺、眼中釘,因為不管導演利用什麼手法來剪接該演員的舞蹈,就是掩飾不了該演員不會跳舞的事實。光是這件事情就使娜塔莉.波曼扮演的角色失去說服力,觀眾更別想見識見識這位片中的舞者盡情舞上一段。就算該舞者在片中以連續動作秀了一段,那也是替身,是導演利用攝影科技所造的假。再說,大銀幕也放大了波曼肢體動作的缺陷,難怪她在本片的演出遭到美國職業舞者的冷嘲熱諷。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burlesque.jpg

如果單純抱持娛樂的心態觀賞歌舞片《舞孃俱樂部》(Burlesque 2010),而不想傷神於冷酷現實或人生大義,本片無疑是消除疲勞的上選。動聽的音樂和歌曲,別出心裁的編舞,人與人相互照顧的溫暖情事,俊男美女細火慢燉的愛情,美夢成真的故事,完全吻合停頓大腦、放鬆心情的視覺和感官享受。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een.jpg

這是搞笑版的《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 2010),理論上應該讓人捧腹笑到抽筋,令我驚訝的是,長達121分鐘的本片,卻找不到笑得出來的笑點或笑梗,節奏也不算緊湊,更無精彩的打鬥設計或聰明的劇情安排。說坦直一點,本片非但不好笑,劇中的青俠蜂看起來也像個白痴,一整個莫名其妙。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hanghai.jpg

集合美日中港一線演員的《上海》(Shanghai 2010)由於劇力鬆散不緊湊,我分幾次才勉強把DVD看完。實在沒有特別感受,也就交不出影評。既然這幾天電視要首播,就來談談本片吧。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twork_01.jpg 

對我而言,美國電影《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2010)是一部饒富趣味的作品,不但滿足人們窺探名人隱私的慾望,也具體而微描繪美國在「創意即商機」以及「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已經發展到什麼高度。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