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mdog01.jpg 

下月中旬,一部寶萊塢(Bollywood)出品的正港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將與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在台正面對決,鹿死誰手,值得觀察。一般認為〈貧民〉挾著好萊塢的光環,又有奧斯卡小金人的加持,勝算應該比較大。不過民意如流水,票房開出來才算數,能在印度創下六億台幣票房的〈星〉片也絕非省油的燈。

 

〈貧民〉除了資金和導演以外,劇組人員多為印度寶萊塢工作者,演員之中除了男主角目前在英國發展以外,清一色是當地演員。這讓我想起李安的〈色戒〉前年代表台灣角逐2008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時,主辦單位以台灣籍工作人員佔劇務人員比例太低,而被打回票,新聞局乃改以〈練習曲〉報名上場;隨後〈色戒〉參加威尼斯影展,影展網站將〈色戒〉的出品國植為美國及中國,經李安提出異議,認為出品國應以導演的國籍為依歸,〈色戒〉才被正名為台片。

 

如果出品國取決於導演的國籍,無疑〈貧民〉是英國片,而非印度片,因為丹尼.鮑伊正是一個在好萊塢發展的英國導演,無怪乎〈貧民〉被指為好萊塢電影。本片預訂於三月十三日在台上映。

 

〈貧民〉上映的一星期後,另一部如假包換的寶萊塢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也將在台灣登場。這部電影在印度造成的風潮,一如魏德聖的〈海角七號〉,票房在印度長紅不說,又代表印度角逐20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可惜它的命運也和〈海角〉一樣,得到了推薦,但未入圍。

 

丹尼.鮑伊的片名雖叫「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看起來很持平,又有貧民窟的狗(當地人對貧民窟小孩的鄙稱),又有百萬富翁,可惜影片的重心只繞著貧民窟的狗打轉,對於百萬富翁的生活毫無著墨;電影又觸及印度社會底層的黑暗面,包括犯罪集團的劣行與任意刑求的警察,導致部份印度人士的不滿,認為本片有扭曲印度社會面貌之嫌。

 

不過這些批評者多慮了,隨著教育水平的提昇和國際交流的頻繁,觀眾早已變得很世故,不會只看了〈貧民〉就認為印度到處都是貧民窟,社會黑暗又落後,觀眾只會覺得這是某個切面的印度,不信的話,請看〈心中的小星星〉。

 

 star01.jpg 

 

〈星〉片的主人翁是八歲男童伊翔,伊翔出身標準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個白領階級,開著一部上檯面的休旅車,筆電不離身;母親是個為了教養小孩而犧牲事業的優雅家庭主婦,偶而也會上網查詢教育相關的資訊;哥哥約翰是個資優生,很會打網球(很奢侈的運動),他們全家住在一幢公寓大樓裡,家庭擺設看起來不豪華,但是很溫馨。影片裡的學童和他們的生活圈,也是尋常中產階級,孟買的街景看起來正在迅速更新之中,鏡頭偶有掃到貧窮的角落,但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個快迅發展中的大都會。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電影的題材和取角是多元的,實在不用太緊張。當然啦,印度人緊張的原因可能是〈貧民〉太成功了,那些動不動被好萊塢催眠得一愣愣的觀眾萬一看了電影就相信印度到處都是貧民窟,那還得了?若果如此,我也很擔心老外看了李安的〈臥虎藏龍〉,就會誤以為華人都會飛簷走壁,成天在屋頂上飛來打去,那還得了?一個藝術工作者如果還要背負宣揚國威的任務,那就太沈重了,有此才華去當新聞局長比較恰當。

 

這兩部電影我都看了,結論是:題材不同,各有勝場,做為商業電影,都很好看,都不會浪費錢,帶情人去看並不會有分手的風險。

 

------------------------------------------

〈心中的小星星〉影評在這裡:http://lindyeh.pixnet.net/blog/post/243963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賽克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