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體驗到一種人間的極緻美味時,您如何形容它?對於極緻美味的感受,可能大家各有表述,但美國電影〈大宴〉(Big Night 1996)裡的台詞是說:「歐買嘎,真是操他媽的好吃,真想把廚師給殺了!」
本人是不專業賞菇者,並無真菌的專業鑑識能力,文中的真菌學名純屬亂猜,切勿做為食用依據。
本部落格內容版權所有,未獲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由於分類的關係,我的手作料理分散於「野菇特寫」、「野菜好滋味」與「廚房手作」等三個單元裡。
當您體驗到一種人間的極緻美味時,您如何形容它?對於極緻美味的感受,可能大家各有表述,但美國電影〈大宴〉(Big Night 1996)裡的台詞是說:「歐買嘎,真是操他媽的好吃,真想把廚師給殺了!」
來到法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德語片〈靈魂餐廳〉(Soul Kitchen 2009),電影節奏明快,故事也滿有趣,可惜看完有點摸不著頭緒,不清楚這部電影到處要說什麼?不過也許是我的預期心理錯誤,知名導演的作品總會給人較高的期待,可惜看完覺得普普,缺乏名作應有的深度,就姑且當成商業娛樂片看吧。
請注意,它不是珊瑚,它是野菇。Formosa 一字意謂「美麗」,當年葡萄牙人驚呼台灣是「Ila formosa!」意思就是「美麗的島嶼」。Formosa 在這裡與台灣無關,它純粹是「美麗」之意,這種枝瑚菌的中文姓名當然就是「美麗枝瑚菌」。不過它有毒,看到它的時候,拍照留念就好,最好留在原處給其他人欣賞。
我對野蕈極有興趣,總覺得是戴帽子的小精靈,她們的帽子造型千變萬化,美不勝收。在野外健行的時候,我總會留心腳下,每遇美菇,總會彎下腰去為她們留下美麗的倩影。但因當時不認識她們,因此很少張貼出來與同好共享,這次既然買了法國野菇圖鑑,當然忙不迭要來獻藝一番。
和芭芭戶先生為鄰,是一件幸福無比的事。話說這位海洋生物學家雖是貝里島人(Belle ile),又是海草專家,他的一身絕活無處可說,因為法國人不吃海菜,對他的話題沒興趣。好死不死芭芭戶先生遇見了我這位海帶大王,他談海草的時候,我光是滿腦子高崗屋海苔、紫菜蛋花湯和涼拌紫晶藻,因此我倆投緣極了,我最愛聽他講各式海草的故事,最好是能吃的海菜。他因而虧我說,華人進了餐廳,除了桌子以外,什麼都吃,看來是真的。
七月十一日啟程去法國西部不列丁尼地區的貝里島(Belle ile),法文地名意謂美麗的島嶼。這是個一到夏天就觀光客淹腳目的地方,我家的法國人向來排斥觀光勝地,他認為觀光業對於當地的民俗風情是一種污染,去觀光勝地看到的除了觀光客就是觀光客。我某種程度上同意這種看法,我們去貝里島,純粹是因為島上有一位可愛又可敬的芭芭戶先生。
在法國,石頭老屋已經變成一種鄉間景觀,並且是文化標籤。聽家長說,這些石頭老屋因為維修不易,室內採光不佳,在新式建築問世後的二十世紀初,鄉下的石頭老屋曾經遭到冷落的命運,農夫賺了錢紛紛蓋起新式的房舍,祖傳的石頭老屋不是遭到棄置,就是呈現半遺棄狀態。
我們從產地直送的波爾多牛肝菌(Cèpe de Bordeaux)和吉候爾(Girolle,雞油菌)果然受到家長兒子小方的歡迎。多虧我們那只具有保鮮功能的野餐袋,使我們得以將昨天及前天採集而來的法國菇王和菇后平安送抵四百公里外的小方家。
六月二十三日,周三,晴天,清晨氣溫十二度,白天最高氣溫二十五度,我們相約和尚傑克夫婦一起到林中散步順便採菇。前文說過,找野菇的方法只有兩種:一、你知道它長在哪裡;二、恰巧看到。比較過後,還是第一種方法厲害,第二種完全不可靠。
六月二十二日,天氣晴,清晨室外溫度十二度。今天的手氣絕非狗屎運可以比。波爾多蕈並不是像手機,找不到的時候,撥一下號碼,一秒鐘後就會聽到它唱著悅耳的音樂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找菇菇的方法只有兩種:一、你知道它長在哪裡?二、剛好看到。
(這盤雞油菌是早晨林中健走的斬獲,數量雖然不多,總算開糊了。它的學名是 Cantharellus cibarius,法國人稱它 girolle)
六月二十日,周日,天氣陰,清晨室外溫度攝氏八度,白天最高氣溫十六至十八度。今天的預定行程是出外尋找波爾多蕈(Cèpe de Bordeaux)。別跟我提松露(truffe),那不是平凡人吃的,我們市井小民就談能力範圍內的美食聖品,而且我們沒有帶豬來,沒辦法找松露,只好去找肉眼看得見的平凡菇。
今年夏天的法國之旅,中意的民宿沒訂到,正感失望,家長的老友尚傑克提議邀請我們去他鄉下的老家來一趟採菇行,我們不假思索就欣然答應。既然是採菇,中部的Correze區當然是首選,四年前(2006)去過一趟,我們一直想重回這個野菇的故鄉,既然老友邀約,久貝爾女士的民宿又在附近,六月十九日,周六,陰雨寒冷,白天戶外的最高氣溫是攝氏十六度,我們出發了。(上圖為尚傑克的房舍和前方的小倉庫,但多年前為了待客的需要,已把小倉庫改裝為客房)
最近重看美國名導演比利.懷德的經典舊片〈龍鳳配〉(Sabrina 1954)〈和黃昏之戀〉(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才驚覺詼諧、睿智又俏皮的對白,並不是法國人的專利,早在上個世紀的五0年代,本身也兼編劇的懷德就用他的電影向世人証明英文可以展現何等魅力。語言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更是才能。
今天去巴黎一個很大眾化的超市購物,偶然看到架上空白光碟片的標價,震驚之餘趕緊拍照為憑。左邊是廠牌不明的25片裝CD,售價22.5歐,以目前匯率:1:40,約合台幣900元,平均每片36元;右邊兩項是Sony 4.7G 10片裝DVD,售價分別是24.99歐和20.9歐,約合台幣1000元及836元,平均每片為100元及 83.6元。知道為什麼這麼貴嗎?本文就是要說明原因。